对我国英语过度教育的反思

2022-08-23 02:34: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我国英语过度教育的反思》,欢迎阅读!
英语,反思,过度,我国,教育
对我国英语过度教育反思

摘要:英语教育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我国的迅速崛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英语过度教育造成严重的教育资源浪费,影响了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需要警惕英语教育与对外交流中日趋严重的文化侵略问题。反英语过度教育问题,调整国家英语教育政策,让英语教育回归理性,与此同时,努力在国内国际提高汉语言地位,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英语;过度教育;危害;中华文化;复兴

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反思一个人们很长时间以来都在思考的问题,即我们举国一致学习英语到底有没有必要。如此也就引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即英语过度教育的问题。准确认识我国现阶段英语教育在整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作用,适度调整英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规模、层次,确立英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应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英语教育现状简析

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是中国迫切改变落后面貌,如饥似渴地了解、学习西方,也开始全民学英语的一段时期,大学、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设英语课,有些地方的幼儿园,甚至以双语教学为噱头,努力抬高自己的声望,提高自己在同级教育机构中的竞争力。正处于天性驱使下在玩耍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熟悉掌握母语汉语的年龄,过早地接触学习英语,并非完全是他们对外语的兴趣,更不会有掌握英语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报效国家的明确价值取向或功利化目的,而是因为现行高考指挥棒无形的压力,家长不想让孩子在高考这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中输在起跑线上。

至于大、中、小各级各类学校学习英语更是几十年前就已蔚然成风。各种自习课上学生拼命记单词,学语法,做各种各样的英语练习题,参加各种各样的英语辅导班,大学生要过四六级考试,四年大学时光除了学习专业课外,相当多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英语上,有志考研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天天捧着厚厚的英语词典,和成套的英语考研模拟试题,沉浸在漫无边际的题海之中。研究入学考试英语试题的难度和它在总成绩中的分量,让每一个考生都不敢掉以轻心。

即使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英语也还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关口。要晋升职称,作为硬性考核指标之一的专业论文,稍上档次的,要把论文摘要翻译成英语,学术级别更高的期刊,则要求全文译成英语。这对非外语专业的作者来说没有相当过硬的英语基本功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也反向驱使人们从入校接受教育开始,直到踏上工作岗位,对英语敢有少许马虎懈怠。 二、英语过度教育的危害 (一)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国家在英语教育方面投入巨额教育经费,每年有大量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不能在本专业领域内实现就业,放弃专业特长去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干的工作。这种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现象是对宝贵的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这部分因英语过度教育而虚耗的教育资源,如果转用于欠发达省份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或产业扶贫,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于基础科学研究或国防建设等领域,也会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大力提升


(二)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语言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如果个人长远职业规划中不考虑从事相关工作,则没有必要让全体学生无差别地参加系统的英语学习,也没有必要把我们的每个孩子都培养成英语言文学专家,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被动地学习一门他们不感兴趣,未来又不一定用得上的外语,势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过多地挤占了对学生身心发展,综合素质提高和未来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其他课程学习时间。 (三)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对英语感兴趣,而且具备语言学习天赋,为了不让孩子英语成绩在未来的中高考中拉后腿,家长拼命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英语辅导班,学生英语成绩究竟提高多少很难说,但高昂的报名费却是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客观上降低了学生家庭的幸福指数。

(四)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

英语过度教育会相应挤占学生对民族文化学习吸收时间,不同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本民族道德文化精髓的疏离漠视。同时,过多接触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西方文化,造成学生价值观错乱,缺乏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这是一种可称之为文化侵略的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严重现实问题,任由这一危险倾向发展下去,会销蚀我们这个民族五千年来赖以立世的民族文化魂魄。因过于泛滥的各类英语教材及课外读物对西方明显过于夸张的粉饰吹捧美化,已经有相当多的年轻人出现了盲目崇洋媚外的心理。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如果作为承载我们民族未来希望的年轻一代对我们的文化先贤漠不关心,甚至闻所未闻,对民族复兴大业漠不关心,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满脑子是比中国圆的西方的月亮,和香甜的空气,稍有机会即出国寻找理想,有的甚至公然叛国投敌,则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堪忧。 三、还原英语教育应有的位置,适时作出英语教育的政策调整

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已经使我们稳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我们已不在是二百年前,甚至不再是四十年前以谦卑之心仰望西方的那个小学生。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对我们的汉语自信,不但要在各个教学段强化汉语文教学,深挖几千年文明史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智慧和精神财富,真正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而且也要在国际交流中积极主动地推出我们的汉语言文化品牌,使汉语言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取得与我们的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应有的国际地位,逐步减少我们在对外交流中对英语的依赖,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行动。

一是逐步减少英语高考总成绩中的占比,直至英语退出高考舞台,使之不再成为普遍衡量学生综合水准的硬性指标。综合类或师范类高校可以由国家根据实际需要开设英语课程为外交、新闻、对外贸易和基础教学等领域培养英语人才,其他专业如涉外性质不强,则没有必要把英语设为必修课程。可以考虑在部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将英语列为选修课,由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就业方向,自主决定是否选修。相应地,困扰中国大学生几十年的四六级英语考试也应逐渐废止。

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英语试卷的难度和分值也应逐渐降低,某些专业例如中医、考古、古典文学等,则完全应取消英语考试。大学既要培养学生专业特长,研究能力,又是塑造人的意志品质,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还要以我国浩若烟海的优美文学经典作品和充满智慧、思辨精神的哲学思想荡涤学生灵魂,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学生高尚人文情怀。英语作为研究外部世界的桥梁,可以由学生自行决定学习的深度与侧重点,唯有如此,才能把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从对他们而言可有可无的英语学习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把时间精力用在自己的专业领域。

高考制度改革后,英语将走下神坛,回归到它应有的位置,直至从目前的主课之一变成选修课,有兴趣或有移民倾向的的学生,如果想深化拓展英语能力,可以参加学校专职或兼


职课外辅导员组织的兴趣小组学习,或者利用周末假期参加社会上各种英语辅导班学习。中小学生应掌握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把现在耗费在英语上的时间用来广泛阅读国学经典作品,不断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深厚感情。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才是要面向世界,有广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但这首先要建立在厚植民族文化感情,增强民族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否则就是舍本逐末,培养出数典忘祖,甚至以叛国投敌为荣,不知学成报国的畸形文化怪胎。

大中小学英语教育全面降温之后,相应的各类职称晋级考试中,也应尽快取消英语考试各个专业领域的人才应把精力用在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上,而不是把所有人都培养英语文学专家,有关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语言沟通工作,可以由专职翻译来承担。这样既节约了社会成本,也相应大大减轻了个人负担。术业有专攻,每个人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突出表现,就可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事实上不可能把所有人培养成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通才。 四、结语

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将更紧密,我们需要更顺畅的沟通外部世界的交际渠道。直面现实,根本扭转长期存在的英语过度教育问题,让英语教育回归理性,同时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本民族文化教育,深挖民族文化宝藏,以优秀的中华文化滋养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社会氛围。还要依托散居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创新办学形式,拓展办学渠道,把汉语和以汉语表达的中华文化全面推向世界,服务全人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bl.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