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化自信视角下小学国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化自信视角下小学国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熊冬云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02期
摘 要 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将它纳入到小学教育中,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对发展国学教育有着重要作用。为了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喜爱,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小学国学教育研究提供参考,为小学生树立的文化自信奠定基础,教师应重视国学教育工作。基于此,文章从文化自信角度对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文化自信角度 小学国学教育 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现如今,在社会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国家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国学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提高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但是,在国学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教学效果不明显,小学生人文素质水平不高。因此,教师在小学国学教育过程中应深入研究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国学及小学生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提升国学教育水平。 1加强小学生国学教育的必要性
在小学生国学教育过程中,做好教育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我国文化的必要手段。因此,加强国学教育工作,发挥国学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品性的作用,弥补当前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正确对待国学,从心底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对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对社会、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小学生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国学教学内容选择不当
从我国国学教育发展来看,教育部门虽然加大了国学教育力度,但是并没有统一编订国学教材,而全国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学教材北师大版的《国学》教材、人教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等,这些教材在小学国学教育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很多教师大都选用各类国学经典书籍,书籍种类繁多、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等等,影响了国学教育质量。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在国学教育过程中,教学目标大都是由学校制定的,这样就会造成教师随意选取,缺乏计划安排,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2教师国学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引导者,教师国学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当前,我国国学专业教育者师资的匮乏、教师的国学素养不高等问题严重,很多学校的国学教学都是由语文教师或其他任课教师兼任的,他们对国学了解不多,国学素养较低,没有接受系统的国学知识的教育,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开展国学教育有心无力。同时,学校也没有给教师提供国学培训平台,教师国学教育素养的提高方式上,多是靠自学,对于国学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有失准确,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3国学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
评价体系是检测国学教育实施效果的标准,可分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但是,从国学教育评价现状来看,学校对小学生国学学习效果的评价并不健全。如,评价主体单一,很多学校都是以教师评价为主,缺少学生的自评、同学间的互评,家长的评价;评价内容单一,在国学教育评价中,多数是学生学会了多少国学知识,会背多少古诗,在情感、道德方面并没有进行评价,没有将评价的内容定位为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评价方式老旧,多数学校以诵读比赛和等级评定为主,有的学校或教师随机检测学生的国学学习效果,这种测试缺乏标准和常规性,并不能真实反映国学教育的效果。 3加强小学国学教育的对策 3.1深刻认识国学教育的价值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国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在国学教育中贯穿文化自信的建立和培养势在必行。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国学教育的内涵和作用,要从心底里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国学,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国学的学习者、宣传者和倡导者。利用自己教师的身份去弘扬优秀的国学文化,从而带动学生一起学习国学,传承国学。其次,教师要注重国学教育的渲染作用,国学教育的陶染作用,学习和掌握了古人的智慧,不断改善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为人处事的方式和世界观、价值观,为更好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2规范国学教材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不断完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统一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教材审定工作,规范国学教材的选编,制定课程标准,制定国学教育的评价办法,从每一个环节保证国学教育的质量。如,在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编排上,国家相关教育部门、教师、学校领导及相关研究人员等应该科学地选择教育内容,注意教材前后的衔接、延续性,体现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6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