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残疾儿童行为矫正:正强化》,欢迎阅读!

正强化
一、正强化的涵义
桑代克的猫和斯金纳的老鼠的例子非常淸楚地阐述了正强化的原理。一般来说,如果行 为反应后能得到愉快的结果(对这种动物的生存和安宁有好处的结果),那么这个行为在未 来的出现频率就会趋向增加。虽然正强化原理最初是利用动物的实验结果阐述的,但是正强 化也是一个对人类行为构成影响的自然过程。正强化可以作为我们日复一日的与自然环境和 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地发生,也可以作为改变人们行为的行为改变项目的一部分。
因此,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或为人们所喜欢的,能够产生愉快结 果的刺激,就称之为正强化物。我们可以利用正强化物来使良好行为出现率提髙,使不良行 为出现频率降低或消除。
所谓正强化原理是指在一泄的情境或刺激的作用下,某一行为发生后,立即有目的地 给予行为者以正强化物,那么,以后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将会 提高。这种有目的地利用正强化物来提高行为出现率的行为改变原理叫做正强化原理,简称 正强化。
正强化是加强行为的过程,会增加这种行为在将来岀现的可能性,其形成过程可以用公 式表示为:S-R-S6其中,S代表一种刺激或情境;R代表在这种刺激或情境下发生的反 应:S"为反应发生后所得到的正强化物,代表反应后获得的结果,也称为行为后果。正强化 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依据行为的后果而左,如果后果是愉快的、积极的、满足行为者需要的, 则其行为的出现率就会增加,所以,正强化又可以说是奖励的同义词。
正强化在结构上包括三要素:⑴情境或刺激:⑵行为或反应:⑶正强化物。情境或刺激 为个体的行为或反应的产生提供背景,而个体的行为或反应则导致一左的结果,即正强化物: 反过来,行为或反应的结果又进一步促进行为或反应的产生。因此,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就可以提高行为的发生频率。以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个道理。
例1:有一天,小明在看电视时,发现画面不清晰,他就把天线的方向调整了一下,画 面就变清晰了。以后,每当电视画面不清晰时他就调整天线的方向。
例2: —天,小刚上车后很快找到了一个座位,车到了下一站,上来了 一位老奶奶,他 就让了座,结果,老奶奶表扬他是个尊老爱幼的好孩子,后来,他在车上总是给老人幼儿让 座。
例3: —个小男孩趁傳货员不注意时偷了商店里的东西,他的妈妈就夸奖他聪明,以后, 这个小孩就经常偷东西来得到母亲的夸奖。
例4:丹丹是一个9岁的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喜欢独处,当有人碰到她时,她就尖叫、 哭闹,因此,长期以来,只要她尖叫、哭闹,人们就远离她,她也更喜欢自己独处了。
以上例子中,
1. 强化时间不当
正强化要求期望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强化。在实际操作中常出现过早强化、延迟强化和 强化错误行为三种情况。
第一,过早强化。在期望行为出现前即将强化物发放给受训练者,这样做有可能使期望 行为不岀现,同时发放的物品也失去了强化物的作用。这种情况属于过早强化。例如,本应 在学生完全保持安静后给学生一颗糖果,如果提前给糖果,则安静这一期望行为则有可能不 出现,失去了糖果的强化作用。有可能会导致强化了学生喧闹这一不期望行为。
第二,延迟强化。如果学生保持安静后一直没有给予糖果强化,造成学生的失望,则以 后安静这一期望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降低:或者在学生作了很多行为后给予强化物,则可能 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被强化的行为是哪一行为。
第三,强化错误行为。如果受训练者出现不期望行为,教师为了安抚苴情绪(如哭闹、 发脾气)发放强化物,那么,在以后出现类似情况时,受训练者可能不期望行为出现的可能 性增大。
2. 强化物不受训练者喜爱
正强化物应该是受训练者感兴趣的、喜爱的、需要的。如果正强化物不被受训练者喜爱 或接受就很难达到强化物的目的。因此,要选择个体喜爱的物品或活动作为强化物。
三、有效应用正强化原則
正强化是行为矫正技术中一种最基本的方法,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要真正地掌握它并 能得心应手地应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如果只根据对原理的表而理解去进行治疗,很 难达到效果,还必须注意操作程序和操作原则。使用正强化来实施行为娇正时,必须遵循下 列原则:
1. 正确选择行为。所选择的行为应该具体的行为(如微笑),而不是一般的行为(如社 会化)。如前面的例子中小明做饭、华盛顿认错等,都是具体的行为。具休的行为能使你客 观地控制、观察与评价行为的改变,能反复对同一行为进行强化,直到该行为明显增加为止。
2. 正确选择正强化物。
用来增强行为的正强化物必须强力有效,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易用:
能立即呈现在所需要的行为发生之后; 多次使用不致于引起迅速的满足:
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较好地满足上述四个要求,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让被矫
(2) (3) (4)
正者完成一份前文所介绍的强化物问卷,这将有助于人们选择一个理想的强化物。
3. 正强化实施过程要注意:
(1) 正强化实施前,把计划告诉被侨正者,以期取得其积极配合。
(2) (3) (4)
在所需要的行为岀现后立即予以强化,不要延搁很长时间。
给予强化物时,要向被娇正者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例如,表扬时说“你把房
间 打扫得很“干净”而不是说“你是一个好孩子”。这样能使他明确今后该怎么做。
分配强化物时,最好能结合其他奖励,如口头赞扬、拥抱、微笑等。当然,为了
避 免饱厌现象的产生,应时常更换所用的赞扬语句。如不要总是说"做得好”,也可以说"很 好”、"行啊”、“好极了”、“太妙了”等等,努力显示表扬语句的轻重和等级。
(5)
为了防止饱厌情况出现,娇正都在每次强化时只给予少量的正强化物。实验证明,
事前剥夺时间越长,强化将越有效。所谓剥夺是指个体没有体验到正强化物。而饱厌指的是 个体体验到这种正强化物已达到了不再需要的程度。因此,适当地控制正强化物已达到了不 再需要的程度。因此,适当地控制正强化的发放数量,可以保证强化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 最大有效性。
4.
让被侨正者逐渐脱离程序。
当一行为多次以我们所期望的频率发生时,应逐渐消除可见强化物而用社会性强
(1) (2)
持 行为。
化 物来继续维持这个行为。
寻找环境中的其他自然强化物。一旦行为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可用它来继续维
(3)
为了确保行为在达到目标以后仍能间歇性地受到强化并保持下去,有必要在程序
结 朿以后,周期性地对行为作出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