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2022-10-28 08:17:4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欢迎阅读!
道德与法,劳动教育,融入,初中,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

研究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加强互动生成课堂建设,使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和良好的互动,生成一些值得分析探讨的教学内容,以此方式优化课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教学有效实现多元目标。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知识,有意识地整合和渗透一些教学重点。例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这样可以拓宽原有知识教学的范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理解和分析所学知识。不仅如此,它还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形成,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功能和价值的体现。

关键词:课堂融合;劳动教育;道德;法治 一、注重教材内容的延伸与拓宽

要将劳动教育融入互动生成课堂的建设中,教师首先要合理延伸和拓宽教材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知识点和课题并不多。因此,实施劳动教育的空间相对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合理地挖掘和使用教材,做好教学的延展性和发散性,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主题,通过构建互动生成教学模式,不知不觉地融入劳动教育。这样构建的课堂更加灵活多样,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释教学知识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程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元化的学习收获和经验

例如,在“在社会中成长”一节中,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个人与社会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教师需要引导师生、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个人与社会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师可以考虑改编教材内容,从教材中延伸,通过对一些典型例子的分析和解读,构建学生的认知。为了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与劳动有关的例子。例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清洁工,他们

[1]


是我们城市的美容师。然而,许多人并没有充分尊重这一部分人群,也没有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师可以以此为例,发起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构建互动式课堂,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见,建立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充分理解。这种教学组织和创作方法实现了教材内容的发散,既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又树立了学生的积极价值观,是课堂建设更为有效的方式。

二、丰富课堂上的各类学习活动

为了创造更高效的互动课堂,教师应自觉地丰富课堂中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这样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参与,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帮助学生更快的吸收知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适宜的课堂活动形式也会不同。教师要结合各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虑,为学生打造寓教于乐的课堂,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互动的产生,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才会有更多的思考和发现,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教学的目标

多种多样的课堂学习活动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辅助效果。如果教师能够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和辩论,甚至把自己的感受放到表演的角色中,那么就打开了从行为到感知的认知通道,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体现。因此,教师必须树立这样一个基本的教学观念:为了激活课堂学习的形式,创造各种学习动是有效的支持。例如,在谈到“我与集体一起成长”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整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例如,学生可以讨论班上每个人在做卫生方面不够积极的情况,从而让学生思考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积极态度,在课堂环境中成长。这种开放式的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思考在课堂上成长的话题。同时还可以整合和体现劳动教育,使预设的教学目标能够很好地实现。

三、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在互动生成课的组织和建设中,教师应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进行各种开放式教设计,将各种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或课题融入到教学中。这样可以为课堂教

[2]


学注入有趣的元素,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这种学习过程可以实现课堂的互动生成,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

还以“在社会中成长”的教学为例。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识别和培养“亲社会”和“反社会”行为。那么,学生们如何才能真正理解并区分这两种完全不同社会行为呢?教师可以采用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分析、辨别。特别是当学生对两者的区别产生怀疑时,通过互动学习来分析和探究是非是非常必要的。要融入劳动教育,教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选择一些与劳动有关的材料和主题,树立学生积极的观念。这样的教学程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解释。这是课教学多目标的实现,在这样一个开放、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也会增加对课学习的兴趣。

结语:

[1]熊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模式研究[J]. 电脑乐园·信息化教, 2019,23(4):0068-0068.

[2]王苑.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研究[J]. 启迪与智慧(), 201923(11)45-4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7i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