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0~3 岁幼儿早期教育的现状》,欢迎阅读!

0~3 岁幼儿早期教育的现状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世界各国普遍开始重视婴幼儿的教养。近几年,0-3岁早期教育机构不断兴起,数量激增,但是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 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巨大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儿童的发展。让每个儿童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许多国家的婴幼儿发育研究机构也经过多年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50%是在生命的头4年中发展起来的,另外的30%是在8岁之前发展起来的,很多思想、习惯和智力是在3岁之前打下基础的,可见0~3岁是人的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 关键词: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 引言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直接关系到人的整体素质和我国未来人口的全面发展。笔者通过对2011年上海市18个区县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发现:祖辈带养成为主要的养育方式、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很高且决定孩子综合发育水平的高低程度、家长比较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最后提出了加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一、0~3岁儿童家庭早期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1.以家庭教育为主要方式但缺乏科学性,亲子之间的关系比较淡漠。0~3岁孩子大多数留在家庭中养育,年轻父母在教育时常常不知所措,只能从书本生吞活剥或者接受长辈传授的育儿经验。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家庭教育存在两个极端:一是过于重视生理上的需求,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需求,特别是祖辈,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的“溺爱”教育;二是有的家长盲目地超前和过度的教育,没有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把应该在下阶段做的事,提早到3岁前来做。同时年轻人工作节奏很快整天忙于上班因此父母走高跷比赛中,班级里有儿位幼儿有些害怕,不愿走,他却主动帮他们喊加油,并在前面带领。通过这一点,我发现他其实很有爱心,而且也愿意帮助弱者。抓住这个机会,我给他贴了一个大苹果,并委婉地向他提了一些建议。结果这一天我发现他特开心,而且走动的次数也明显减少。后来,我又了解到,他山于父母有些矛盾,暂时分居,缺少管教。之前,老师因为他的不懂事,又不太在意他,久而久之他就养成了这个不良习惯。经过儿次私下交流,他慢慢地改变了:开始听老师的话,行为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自信心也重新树立起来。他重新获得了同伴的认可,融入了充满爱的集体当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意图应隐蔽在美好的、毫不拘束的氛围中。”教师应化粗暴的批评斥责为关爱与信任,这样才能于无声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山此我想到:课堂上孩子表现出色时,给予一个微笑;做小动作时,给予一个微慎……这些就如同滋润心灵的雨,缩短师幼心灵间的差距,达到教育的效果。
二、走出师爱的误区—领’i"R师爱真谛师爱是崇高的、深刻的,而爱又是相互的。陶行知先生教导我们:“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能为人所化,教育是互相感化的,便是互相改造,用真心去关心与孩子一起玩耍、接触、交谈的时间和机会就相对少了,亲子关系淡
漠,这对孩子语言、动作、良好情感和个性品质,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发展,都 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缺少专门的托幼教育机构,在管理和指导方面基础薄弱。缺少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的专门教育机构。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幼儿园虽然也已经开设了3岁前的托班,但辐射的面还不广。山于没有专门的设施设备和专门的师资队伍,山此而带来的就是在管理和指导上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三、0~3岁儿童家庭早期教育指导模式研究实施托幼一体化,充分利用公办园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人、财、物等)的优势,定期和不定期地向社区3岁以下的儿童开放。如双休口每周一次让父母与孩子来园活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密切亲子关系和开发潜能。一是开办计时制班,每周有半天时间让幼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提供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机会。二是开展亲子游戏,密切亲子感情,提高家长素质。生动有趣而有针对性的亲子游戏,是增进亲子情感的重要平台。家长在亲历早教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获得行为改善,摒弃早期教养中的随意性、盲目性,提高家长有效的行为指导能力。三是成立家庭互爱护孩子,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孩子沟通,是孩子在生理与情感上有安全感。”他要求教师以人格、文化、智慧、情感去影响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感受,而不是装摸做样的平易近人,教育是建立在平等与真诚的基础上的。
山于教育对象的众多,在教育过程中,多数的教师只注重抓两头、促中间。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好的孩子获得了教师多数的爱,大部分孩子被遗忘,他们成了阴暗的一角,给他们带来一种失落感。为此,教师必须兼顾全体对象,全身心地投入,爱护、关心、帮助每一位孩子。让教师真正成为全体孩子的贴心人,让师爱成为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和茹合剂。 师爱是一名教师真心(对教育事业的挚爱)、真情(对孩子无比的关爱)的融合,是值得每一位教师用一生的心血去追求的。她作为教育的纽带,架起了师幼心灵沟通的桥梁,维系着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孩子人格发展的方向,影响教师道德修养的差异。 每一位孩子都需要教师的爱。让我们从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罗森塔尔效应”中得到启不:爱,而后育!既要爱孩子的纯美,又要爱孩子的不完美。这就是我对“爱的教育”的理解.也是我所追求的教育理想!
近两年,常州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将优生优育早教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为扎实、有效地推进该项工作,使政府公共服务更加符合群众的需求,也使更多的孩子和家庭能从中受益,河海街道于2012年1月10日至2月10日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各社区同步开展了辖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现状及需求状况专项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88.1%的家长听说过早期教育,其中有94%的家长认为需要对孩子开展早期教育;仅有49.3%的家长认为应从孩子出生开始进行早期教育,39.9%的家长认为孩子一岁以后为早期教育的最佳时间。
参考文献:
1 金锦秀;;浅析示范性幼儿园开展社区早教服务活动的策略和途径[J];当代学前教育;2010年04期
2 陈红梅;骆萍;金锦秀;陈敏;;武汉市散居0~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需求分析[J];当代学前教育;2011年03期
3 胡国华;;廊坊市托幼一体化进程中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2年17期
4 叶圣军;;被商业异化的早期教育及其出路[J];教育探究;2009年04期
5 杨晓岚;;0—3岁婴幼儿社区早教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措施[J];理论观察;2013年11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qt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