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2023-12-22 13:3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欢迎阅读!
作弊,对策,现状,原因,大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作者:姚赟

来源:《卷宗》2015年第12

要:高校中考试作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困扰着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以反作弊为主题的研究也逐步地引向了深入。本文从大学生作弊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作弊的对策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治理高校作弊问题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考试管理

近几年,考试作弊已成为大学校园里见怪不怪的现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屡发生。夹带、偷看、考场交流、换卷、传递、个人作弊、群体作弊、利用通信工具作弊等方式层出不穷,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的清楚认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考试作弊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困扰着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以反作弊为主题的研究也逐步地引向了深入。从201511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将组织作弊、买卖作弊设备、买卖考题、替考等作弊以及帮助作弊行为纳入刑法范畴。

1 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现状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作弊现象存在于各类高校,作弊行为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考试本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考察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手段,具有权威性、严肃性、真实性及公平性,而目前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呈现上升趋势,使考试失去了其原有价值和意义,无论在结业考试还是各种取得资格证书的考试中都能发现作弊现象。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大学生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现在不仅成绩差的学生在考试中作弊,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存在作弊的行为。曾经是低年级的大学生作弊比例较大,现在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作弊行为也有增多的势头,作弊这一令小学生都备感羞耻的词汇在当代大学生之间却成了公开的秘密。 2 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作弊的原因有很多,既有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1.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没有树立自身正确的道德观念、思想认识上有局限性、诚信意识不强,不能自觉抵制诱惑、丧失判断是非的能力,将考试作弊作为取得好成绩的途径,养成侥幸心理和投机取巧的习惯,助长了大学生作弊现象增多的不良风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高校考试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给了学生可乘之机。第一,考试规章制度执行不力。部分教师在监考中对学生的考风考纪不重视,监考松懈。第二,就业压力的导向。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一些学生就试图采用作弊的手段来获得高分,增加自己就业的砝码。第三,现行教学管理模式存在弊端。高校的教师授课大多是按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教材、进度和标准进行教学,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对大学生个性的关注。部分教师枯燥、乏味、说教式的讲课方式,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没有学习兴趣的课程,则作弊现象较为严重。

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考试作弊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阶段正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对事情考虑简单、盲目乐观、自控能力不强,极易受到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从小学到大学,社会评价体系就在无形中鼓励学生作弊,因为考分高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某种程度自我价值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而许多专业人士一直强调企业要的是能力而不是学历,这种思想使得学生根本不把学习放在心上,过多关注各种社会活动,以期待将自己积累的经验作为走社会的唯一砝码,从而忽略了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由于这种认知使部分学生将考试仅仅看成是取得学位的一种途径,只在考前突击复习,若效果不好则会选择作弊。 3 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1.深入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观念,端正学风考风。帮助学生在大学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以勤奋学习为荣、以作弊为耻,养成自律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加强考试管理、完善考试制度。做好试卷的命题工作考试的监考工作,应加强考试程的监督,把重点放在防止作弊和抄袭上,比如考试前清场、排座位、宣布考场规定、提醒学生将手机关掉等措施,将作弊行为制止于萌芽状态。老师监考的目的不是抓学生作弊,而是预防学生作弊。学生一旦作弊,就要严肃处理,但要把握好严惩考试作弊的,对学生处理轻了,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重了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对作弊的惩处应能对大多数学生起到警示的作用,对作弊的惩处应适当留有余地。

3.强化风险意识,提高作弊的成本。这是降低作弊收益的重要步骤,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依法按章严惩作弊者,从201511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将组织作弊、买卖作弊设备、买卖考题、替考等作弊以及帮助作弊行为纳入刑法范畴,这使作弊的后果风险愈加增大。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反作弊也不是仅靠几个学校和教师就能办到的,需要全社会都来重视这一现象,各部门全方位监督、检查、打击作弊行为,社会、学校和教师齐心协力,共同治理高校中存在的考试作弊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李丽霞.考试中的诚信与考试制度的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3,(6 [2]刘振.作弊的无奈[J].新西部,2004,(9

[3]左玮娜.只有良好的愿望还不够[J].瞭望,2004,(31

[4]宋明慧.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工作的问题现状与对策[J].考试周刊,2007,(5 [5]赵维新.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G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