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案例背景创新党建模式,夯实执政根基》,欢迎阅读!

《案例背景:创新党建模式,夯实执政根基》
摘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数量众多、规模有别、分布广泛,党建工作任务非常繁重,特别是对于新社会组织,过去登记注册机关只管登记、审核、年检,业务对口部门只对其开展业务进行政策性指导和监督,党建工作责任不明确,有的新社会组织无专职工作人员,无具体工作时间,党员来自不同单位或地方,开展活动时“人来”,无活动期间“人走”,存在“口袋”党员现象
“民情流水线”工程是兰州市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中,按照工厂流水作业方式设计的以民情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四道程序依次运作、协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工作方式,是立足察民情、晓民意、解民难、排民忧、聚民心,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服务型党建模式
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兰州市各级党组织在创新中坚持,在坚持中拓展,通过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扩大了服务的辐射面和覆盖面,巩固了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群众基础;发挥了“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展现了街道社区党组织作为城市基层公共服务“掌舵者”的良好形象,顺应了时代发展和社会管理的新要求;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下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资源整合能力、群众动员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许多党员干部和群众称赞“民情流水线”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强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人民群众的好形式,是“一线”连“多线”、“线线送党情”、“线线连群众”的民心工程。 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需要我们深刻思考、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1. 基层党建工作面临 “三难”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新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党在基层的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面临新的挑战,基层党建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三难”: 一是组织覆盖难。有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没有建立党组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绝大多数是由于没有党员或只有极个别党员,不符合组建条件,但也有一些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没有建立党组织,党建工作“空白点”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是工作管理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数量众多、规模有别、分布广泛,党建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市、县两级党委主管机构由于人员较少,管理面宽,疲于日常事务,对非公有
.
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只能是“抓大促小,以点带面”,难以做到全面管理。特别是对于新社会组织,过去登记注册机关只管登记、审核、年检,业务对口部门只对其开展业务进行政策性指导和监督,党建工作责任不明确。同时,城乡之间党建资源分布不合理、城乡党建工作统筹不够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三是作用发挥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普遍存在党员分布零散、流动性大的问题。有的党员不愿暴露身份,怕参加了党的组织活动,耽误自己的工作时间,影响自己的收入;有的新社会组织无专职工作人员,无具体工作时间,党员来自不同单位或地方,开展活动时“人来”,无活动期间“人走”,存在“口袋”党员现象。其党组织由于受党建经费、党员活动场所、活动时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开展活动方面制约较多,从而影响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2. 中组部肯定兰州“民情流水线”探索经验
自2005年以来,兰州市在街道社区大力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在畅通民意收集渠道、完善民事办理制度、打造便民利民平台、整合助民惠民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民情流水线”工程是兰州市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中,按照工厂流水作业方式设计的以民情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四道程序依次运作、协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工作方式,是立足察民情、晓民意、解民难、排民忧、聚民心,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服务型党建模式。 2010年10月,李源潮在批示中指出,“兰州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很好,畅通民意收集渠道,完善民事办理制度,打造便民利民平台,整合助民惠民资源的经验可以在各城市社区推广。”随后,中组部调研组专门赴兰州调研,向全国推介其“民情流水线”做法经验。
2011年6月17日,兰州市召开全市进一步推广“民情流水线”工程座谈会。会议提出,全市街道社区今年6月底前都建成“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应用系统。下一步将大力开展以“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比学习、比服务、比奉献,争创满意窗口、争创优质品牌、争创服务标兵”为主要内容的“三亮三比三争创”活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变化,感受到推广“民情流水线”带来的实惠。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q5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