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作训练促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免费范文

2023-01-22 18:41: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写作训练促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免费范文》,欢迎阅读!
高阶,范文,思维,训练,写作
以写作训练促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按照认知的复杂程度,将思维过程具体化为六个教学目标,其中记忆、理解和应用通常被称为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和创造被称为高阶思维。把布卢姆理论中的一些条件和相应要求,贯穿到议论文写作指导训练之中,有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初中阶段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需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力求在三年议论文写作教学螺旋式深入过程中,同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以下是以议论文写作教学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寓言换脸,议论风生――培养创造性思维

初一学生而言,其年龄决定其认知程度,切不可光列出个题目,就算将议论文写作作业给布置了。此时由教师为学生选择一个浅显有趣的载体,使多数同学能够较为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环。翻阅统编教材,课本中就有《寓言四则》。寓言的特点是浅显易懂,因为小故事中蕴含着大哲理。笔者的想法是,结合教材,在完成寓言本身的教学内容后,进而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下功夫。

具体做法为:要求学生先读懂寓言,再改编结尾,从而阐明一个新的道理。这样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并且让他们了解:寓言的主题,有时会因为结尾的改变而迥然不同。

通过改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会有较大提高,初步具有了主题多元的意识。他们在改编的结尾中,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又享受了创作的乐趣,很是开心。例如《老鹰和猎人》这则寓言,原本的结尾只写到了狐狸对老鹰的教导。寓意是对恩人应该以德报怨。而学生续了一个结尾:老鹰听信了狐狸的话,送给了旧主人,于是再次过上了鸡一般的生活。改编后的寓意变成提防小人谗言,以免错失报恩机会,再次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由上例可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这种训练中得以大幅提升,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明白:语文的世界,是一个鲜活、多元的世界,因此,语文的思维,也该是多元思维,不该是僵化的、教条的。学习时需要更自主、更灵动才能收效更大。

二、观影探疑,侃侃而谈――发展发散性思维

初一r学生已经能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拓展个性思维的广度;到初二就可以顺势提升难度了。这回的载体是电影。通过观看电影,学生自主质疑,而后展开辩论,最终确定自身思路,完成议论文写作。电影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譬如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影片和其他的一些经典影视作品,如《风声》《十月围城》《湄公河行动》《战狼》等。然后按照当下统编教材教读课的要求,教师给方法,在不断强化及逐渐深化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身的观影思维习惯。

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给学生一些观影质疑的抓手,如影片中最特别之处、观影后最大的收获、观影后最大的困惑等。然后帮助学生质疑并引导释疑,最后由学生自己成文,阐明观点。

以《战狼》为例,看完电影后,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何要安排小队长俞飞去死,而不是小福建或者史三八呢?让俞飞阖家团圆岂不更好?


出这个问题,说明学生的思维层次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爱国主义层面上,而且同时关注到了情感、家庭等更多方面的东西。毋庸置疑,这也正是初一时我们所进行的思维训练终于发挥了作用的一个例证。部分学生的回答显然是浅层次的,例如因为情节需要”“只有俞飞有老婆孩子”“因为俞飞和冷锋关系最好,他死了更能激起冷锋的斗志”…… 此时教师的引领作用就显得重要了:专家认为,悲剧比喜剧更震撼人心,因为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了给人看,更能在人们的心中激起长久的涟漪。俞飞之死合乎文学创作的需求。我言至此,供大家参考。然后布置作业:每人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给出你的想法。相对教师点到为止的谨慎,学生上交的作业精彩纷呈。大多数同学都触及到了俞飞牺牲的深层原因;更有个别同学,还将古希腊的十大悲剧中的《俄狄浦斯王》与之进行类比,对于影片悲情处理的理解,可谓深刻。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以影促写,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较好的训练。不论他们是否完全懂得了这方面道理,也不论他们意识到了与否,总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思路开阔了,议论文了。

熊培云在《看电影,还是哭电影?》一文中提到:电影是否能够收获我的敬意,完全在于它们在理智与心灵方面有多少内涵,而非在电光火影中埋藏了多少催泪的伏兵。这话印证了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逐步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可行性。

三、时事评说 出口成章――强化批判性思维

到了初三,教师就可以放手,同时将选择话题的权利也还给学生。具体做法为,每周两个学生带上稿子登台演讲演讲内容既要与社会热点新闻相关联,又要能深入剖析问题,举一反三。此项训练旨在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强化夯实基础:表达须就事论理备料应触类旁通。这一方面对学生的思维有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还能丰富议论文论据库的积累。由于在初一初二已经有了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铺垫,同学们自主选择的素材,一定是他们觉得易于找到、又有话可说的。而内容的确定,又进一步强化了初二所学的类比手法的运用。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在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下,距离学生高阶思维初步成形,又进了一步。

例如一位学生演讲宁波雅戈尔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时,就联想到之前发生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那个恐怖片刻。学生分析了两者间的差别――同属不守规矩而酿成恶果,但对在宁波的被害者,却如是说:在所有人异口同声谴责逃票者时,是否还该想想,他为什么逃票?妻和子两人的门票钱已经花了好几百,作为一个打工者、家中的顶梁柱,这个男人为了省下这200元钱,不惜以身涉险,最终丧命。我们难道不该为他默哀吗?我不知他在虎口挣扎时的心情,更不忍去想孩子后来的绝望悲恸。这段文字,学生能从大众的普遍语境中跳脱出来,目光独具,可谓是批判性思维雏形初现。一个初三学生就有如此见识,确属不易。

实践证明,以议论文写作教学为载体,在提高初中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增强其综合思维能力,逐步向高阶思维方向发展,这方面的努力很有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NW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