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讲诚信的好孩子的家长教材教案

2022-08-22 16:51: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做一个讲诚信的好孩子的家长教材教案》,欢迎阅读!
好孩子,讲诚信,教案,家长,教材


做一个讲诚信的好孩子的家长教材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家长理解到要培养一个讲诚信的孩子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解孩子的做法,二是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2.让家长了解怎样理解孩子和如何教孩子学习换位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孩子学习换位思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尊敬的家长朋友,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本次的家长学校培训。今天将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是如何培养孩子诚信的问题。(课件)

首先我们先来分享一个感人的故事: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不过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矮了一些,穿得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的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案例分析 (一)出示案例

请家长分角色朗读情景对话“谁说我不讲信用了”案例(105页) (二)组织讨论

1.听了以上案例故事,各位家长您有什么感受? 2.教育故事中孩子爸爸的是怎么做的?

3.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这样的表现?你是怎么做的?您为什么这样做? (三)教师小结

案例中的孩子因为因为不守信用而和同伴产生摩擦,可他自己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还把责任全部推卸给朋友。如果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孩子人际交往水平的发展。聪明的爸爸不是对孩子单纯说教,而是利用角色换位的教育方式,使孩子明白了自己存有的问题,自觉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做法。这种做法很值得家长借鉴。

故事中父亲的理智和做法,说明父亲对待孩子的问题非常冷静。因为,孩子说谎的背后,可能藏着一颗恐惧或希望受到重视的心。所以一旦孩子说了谎,家长必须冷静的面对他说谎、不守信用的事实,然后客观处理,千万别把情绪加在孩子身上,这样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四)补充事例(课件) 我们再来看几个事例:






1.我们耳熟能详的“狼来了”的故事,大多各位在座的家长朋友的父母大人都对您讲过,可能您也对自己的孩子讲过这个故事。可见说谎最终导致了悲惨的结局。

2.为了满足孩子贪玩、贪吃的欲望,有的孩子以学校收钱等为名向父母索要钱,依次达到自己的目的。我班就有一个说老师让买书要钱不过后来主动承认了错误。

3.有的孩子为了逃避讨厌的体育课活劳动,谎称自己腿疼或肚子疼,借故不参加。 三、分析原因

一般说来,导致孩子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三种情况: 课件

1.故意性的谎言:如有一个孩子觉得妈妈比较疼爱自己的妹妹,于是就故意做一些坏事,再告诉妈妈是妹妹做的,希望妹妹被骂。

2. 防卫性的谎言:比如孩子考不好,怕说出来会被打,于是就骗父母成绩单没有发,然后自己在成绩单上签名;作业没有做,谎称忘了带了;不小心打破玻璃杯,害怕被骂找一些理由或推托是别人弄破的……这都是防卫性的谎言。这种谎言一般发生在孩子闯祸或做错事情以后,因为孩子担心受罚,内心充满压力,以致心理产生恐惧而说谎。

3.补偿性的谎言:有的孩子会因为羡慕同学带新玩具,小汽车到学校,就跟大家说:“我妈妈要去给我买很多的洋娃娃,比你们的还要好。有时为了争取同班的好感,常常自我夸张,这些都属于补偿性的谎言。

孩子如果撒过谎,经过刚才的讲述,您认为孩子属于哪种原因的说谎?您当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效果怎样?(结合班里的实例说说自己的做法) 四、采取对策 那么,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良好行为的方法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专家课堂,让专家给我们支支招。

1、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承诺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知道,如果你没有办法做到某件事,就不要轻易承诺给别人,如果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父母应该提醒孩子对诺言的责任,许诺前要三思,并且即时提醒孩子兑现诺言。同时也不可因为被许诺的人似乎也不在意,就对自己的诺言放任自流。如果多次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认为不守信也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就会轻视诺言。 2、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身教比言传更重要。但有很多时候,父母仅仅让孩子遵守承诺,但是他自己说了话都不算数,这样怎么能教育孩子呢?很多父母总是做出承诺后就会找出种种“正当”理由,而不履行自己的诺言。父母如果向孩子许了诺,到最后就一定要兑现。对于一时不能兑现的,要向孩子解释清楚不能兑现的原因,取得孩子的理解与信任,并约定兑现的时间。父母如果遵守诺言,那么自己的孩子才能学会守信。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啊,可见父母的行为就是无声的命令,是真正的权威。

3、父母要使孩子理解到守信是优良品德,失信是不道德的行为。

教育孩子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兑现,即使经过努力也没做到,也应诚恳的说明原因,表示道歉。教育孩子在答应别人之前,要慎重考虑自己有没有水平做到,对不能做到的,不要轻易答应。对比较有把握做到的,也要留有余地,不要大包大揽。当孩子诚实守信时,要即时鼓励孩子。

以前播放过一个公益广告:一位老奶奶是位自行车管理员,一个男孩不想给钱,便说推车时给钱,结果老奶奶一直等到孩子回来,不是因为索要车费,而是把男孩的钥匙还给孩子。






4.教给孩子获得别人信任的方法,让孩子行有所依。

注意自我修养,言语自我克制,做事必须认真,建立良好的声誉,并随时纠正自己的缺点。

一个想要获得他人信任的人,必须老老实实做出成绩让人看,以此来证明自己是有知识、有才能的人。

一个想要获得他人信任的人,还需要一种最可贵的资本——良好的习惯。 5.指导孩子择友时要把诚实守信的品格放在首位。 《孟母三迁的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梦自救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个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6、不要用一些概括的话语来将你的孩子定位

比如,有的父母总对孩子说“你说话从来都不算话”之类的话,这对孩子的心理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相反,父母应该用具体的事件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并假设他会照着自己说过的去做。比如:“你说过,你会在吃完午饭就去收拾屋子。我希望你能说话算数。”你要让孩子将自己看成是一个总能遵守诺言的人。 五、拓展升华

你在孩子心中是不是诚实守信的人呢?我们来看一看吧。读学生写的纸条,让家长谈感受。 六、家长作业:

1.听了今天我们一起交流的内容,您有什么收获? 2.您对今天交流的内容还有哪些困惑?

3.请家长回去和孩子一起阅读教育活动中的内容,使孩子从中受益。 结束语

孔子说过为人要“言而有信”。韩非子也说过“小信成则大信立”“人无信不立”,只有讲诚信的人,才能拥有令人尊重的人格。今天我和家长一起探究了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问题,只要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在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方面创新性的展开教育活动,用自己的教育智慧,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成为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Fl.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