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我上幼儿园”课程方案

2022-08-15 07:14: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班主题“我上幼儿园”课程方案》,欢迎阅读!
小班,幼儿园,课程,方案,主题
小班主题“我上幼儿园”课程方案

时间:91日—930

一、主题背景

3岁孩子刚从家庭来到幼儿园,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焦虑情绪。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理能力不足导致生理需要得不到及时满足;和抚养者分离,面对陌生的教师、同伴和环境导致安全需要暂时缺失;生活作息、生活方式、成人教育方式存在差异导致不适应。所以,在本主题中,幼儿学习教材主要是幼儿园的物质环境,班级人际关系,初步的自理能力,集体生活内容及基本规则。教师在这一特殊阶段,应当接纳、理解幼儿的情绪及行为,通过创设温馨轻松的心理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生活、游戏活动,针对每个孩子的需求给予及时周到的照顾,密切与家长的交流沟通等,缓解幼儿紧张与焦虑,使其情绪尽快稳定下来,产生安全感、愉悦感和对新环境的认同感,最终顺利融入幼儿园生活。

二、主题目标

1.认识和喜爱教师,了解、适应新环境。

2.初步适应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感受集体生活乐趣。 3.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教师、同伴建立初步交往关系。 4.初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主题思维导图




四、主题建议

1.提供的活动资源,教师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灵活弹性选择、排,孩子不会哪些做哪些,哪些孩子不会哪些孩子做。孩子对原活动方案不感兴趣就及时调整。

生活活动需要在学习后生活中反复练习、逐步提升能力。 2.为切实关注到幼儿个体,落实个别化学习幼儿提供更多的参与表达机会,建议最好采用小组方式开展各类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老师将幼儿分三组同时开展分组活动,协助分组活动,注游戏化。

2)教师每人带一组幼儿进行小组活动,活动结束后,幼儿游戏内容,教师内容不变。对于个别孩子需要做的活动,临时成组,灵活调整。

3)安排活动内容时,为利于建立常规的活动安排教师进行。 4)教师要相互配合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做好各环节的衔接。

3.生活活动是小班幼儿学习的重要内容,要给予充分学习时间,分组组织,幼儿从容地学会自理。观察了解孩子的各种自理能力水平,合理期待。

通过幼儿小档案、与家长交流、观察等方式了解幼儿与家人建立依恋关系的方式、幼儿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

4.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说话要轻柔、语速要稍慢、表情多微笑、经常拥抱、抚摸孩子或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言行举止处处传递给孩子被爱、被接纳的信息悉心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5.创设安全、温馨、互动的学习环境:

1)安全:消除或预防任何尖角、尖锐、易燃或有毒物品;关键部位要通过色彩变化、安全图标等予以提示;通过地面、墙面标志


引导幼儿活动秩序。

2)温馨。暖色系且明度高的环境色调;阅读区、娃娃家要用纱幔、吊饰等。表演区,;大面积区域的色彩要柔和,整体色彩不宜过多;软质区域材料相对较多。

3)通过洗手流程图、大小便用纸标记、擦屁屁方法图、大便记录等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幼儿逐步增长的本领分别、逐步呈现在环境上。

从小班开始注重良好习惯的扎实培养和文明有礼氛围的熏陶,儿大小便称呼应更文明“大大小小、小便大便、嘘嘘嗯嗯”等。

5.关于区域:开设生活区,23个娃娃家,小医院,益智区,美工区,建构区,阅读区。区域可以随着主题、分题、幼儿兴趣灵活变化。

生活感官区——串珠子、捏橡皮泥、舀豆子、动物喂食物(软、硬、大、小、圆、方)、夹夹子、倒水、摸箱。

娃娃家——整理衣服材料、鞋及鞋架、袜子及收纳盒、布娃娃、澡盆、毛巾。

6.家园合作:每位幼儿准备一个小印章,便于幼儿在日常活动作品上、记录单上做标记,印章信息包含幼儿姓名、学号、外轮廓为幼儿喜欢的个性化图案(动物、水果、交通工具、动画形象等),图案的目的是便于小班初期幼儿不识字、不认识数字的情况下识别。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zN.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