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课程》模拟试卷参考答案汇总

2023-01-15 20: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课程》模拟试卷参考答案汇总》,欢迎阅读!
模拟试卷,学前教育,网络学院,汇总,幼儿园
网络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课程》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分离式、插入式与整合式 2.克伯屈 3.行为主义

4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与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5.认知、情感与行为

二、不定向选择: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BCD 2A 3C 4C 5A 6B 7AB 8BCD 9C 10ACD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与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这种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卢梭、裴斯泰洛奇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以及福禄贝尔的儿童主动发展的思想。 2.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儿童获得知识与技能,学生获得是预期的学术知识的课程

3.健康教育是指为儿童提供有计划学习经验的过程,旨在提高儿童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儿童对待个体与群体健康的态度,以及培养儿童有益于个人、社会和民族健康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4幼儿课程的评价

幼儿课程的评价是针对幼儿课程的特点和组成成分,分析和判断幼儿课程的价值的过程,即评估由于幼儿课程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化的数量和程度。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幼儿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有哪些步骤? 答:1)确定目标

2)根据行为和内容界定目标 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 4设计呈现情景的方式 5设计获得记录的方式

6)确定评价时使用的计量单位 7设计获得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2幼儿学科课程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1


答:

1)所计划教育活动的程度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当 2)所计划教育活动的次序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程序相接近 3)所计划教育活动应尽可能与个体和群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 3.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方案活动区别于一般的方案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

1)创造性地表现与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 2)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 3)记录既是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4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1)认同自我,有自信心

2)积极学习与人交往、合作、商量与分享

3学习包括文化历史地理经济等领域的初步概念,增加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 4学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并发展尊重这种差异性的能力 5)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范 五、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 1.试述中国幼儿课程改革的历史 答:

120年代至30年代的幼儿课程改革

20年代至30年代,幼儿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

250年代的幼儿课程改革

1949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政府在整顿和改造原有幼儿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幼儿教育教育全面学习前苏联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也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教育部于50年代邀请两位前苏联的幼教专家赴我国讲学,并在我国推广前苏联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引进了“作业”教学大纲为作业规定了内容和时间,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学教育部于1952年制定的《幼儿园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规定了幼儿园收3-7岁的幼儿幼儿园的活动项目有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幼儿园不进行识字;还规定了幼儿园教养活动的各个科目以及各科目的教育纲要,强调科目本身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活动,教育贯穿于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 380年代以来的幼儿课程改革

80年代以后,我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幼儿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展开了大规模的幼教育改革运动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1989年颁布的幼儿工作规程》(简称《规程》,根据它的精神,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只要能影响儿童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都被看作是课程。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设计与实施了各种幼儿园试验性的课程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4s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