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发展指南--李鸿》,欢迎阅读!

《儿童发展指南》背景下有效推广儿童早期阅读探索
贵州省湄潭县实验幼儿园 李鸿
摘要:阅读是通过观察、朗读来理解画面或文字的内在联系及其含义的一种活动,幼儿园的阅读,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幼儿爱图书的情感,通过阅读与图画和文字符号互动,获得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关系的认识,逐步形成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3-6岁幼儿 早期阅读 行为培养
3~6岁是儿童语言思维能力构造和提升的关键时期,传统的语言能力培养是以孩子的口语能力为中心,而现在可通过创设丰富多彩轻松恰当的阅读氛围,帮助幼儿更早的加入阅读的行列。教师可举办诸如自由阅读、读书赏析活动、以及其他各阅读领域中有特色的活动,借此培养孩子的阅读行为,增加孩子对书面信息的认知,增加孩子对阅读行为习惯的积极性,从而树立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
一、正确的阅读指导帮助幼儿学会阅读
尽早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就像给他们播下一粒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吸收阳光雨露慢慢发芽,幼儿园提供的阅读环境便是适合幼芽茁壮成长的沃土。
1、利用集中教学中的阅读活动带领幼儿走进书的乐园。幼儿园的语言活动中阅读指导是重要内容之一,教师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现有经验水平,为幼儿选择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并指导阅读。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游戏、谈话、讲述等形式引发幼儿对阅读、图书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学会认真观察,进行大胆想象,逐步提高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形成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个性特点。
2、教师亦情亦趣的指导给幼儿一把爱阅读的“钥匙”。幼儿开始接触图书时,教师要告诉幼儿取放图书的常规,认识封面、封底、学习正确的翻书方法;接下来学习在阅读中观察画面的有序性,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再逐步指导观察故事的角色、背景、画面,通过观察画面中的情节结合提问,引导幼儿仔细阅读,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从而理解图书讲述的内容;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想象对话引导幼儿大胆表现。
结合主题活动,教师借助声情并茂的讲述,将阅读与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既完成教育目标,又培养引导幼儿对优秀图书的阅读兴趣,如关于爱的主题教育中可阅读的图书《猜猜我有多爱你》《我妈妈》《我爱妈妈》。
3、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图书为幼儿打开一扇窗。图书选择要以幼儿年龄特点为依据,要能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画面简单易于幼儿观察理解又具有趣味性。
早期阅读应该从“图”入手,如以经典绘本入手,幼儿通过看图、说图、读图的过程,学会观察、理解、归纳,培养对图画书的兴趣。 在内容选择上还要能对幼儿具有一定挑战性,故事的讲述形式采用结构重复性,或者在情节之间具有逻辑关系,便于幼儿的阅读与理解,如小班的《藏在哪里了》整个故事以幼儿玩过捉迷藏为经验,以“藏”字为线索牢牢地吸引幼儿的目光去阅读去发现,结合幼儿已有的对动物外形特点的认识,进行阅读和理解。
通过阅读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品质,逐步产生对文字符号的兴趣,幼儿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力后,可根据活动内容自己制作图书,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创编的故事,实现为前书写做准备的教育目标。 二、多彩有趣的阅读方式
1、多次倾听。鼓励孩子多次倾听一篇文章,通过每一次倾听的语音辨识感的加强,逐渐提高孩子对于语音辨认的敏感性,从而培养良好的倾听思维。孩子最初的阅读技巧方式培养受老师的影响很深,孩子们对大人讲故事总有十一分的好奇。相比让孩子进行看书阅读,倒不如孩子用耳朵进行阅读。孩子时期模仿能力十分厉害,各种广告词经典的句子,孩子稍
加记忆就能了然于胸。据此特点,家长和老师可讲阅读和听故事做一个有机的结合。积极鼓励幼儿阅读和倾听经典文学。通过两大阅读方式的跟进,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和好奇。
2、与书为友。树立孩子对书的新印象,使其将书视为好朋友。帮助孩子养生对书友好的习惯。比如,脏手不碰书,不随意在树上乱摸乱画,阅读习惯是由上到下,由左到右,书要一页一页往后翻,阅读完成后主动将书放归原位等。
3、分享图书。教师可与孩子一起阅读同一本书,协调他们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共同分享图书的快乐,增加孩子对图书内容的好奇和积极性。分享过程应从小事做起,通过从简单的画面循序渐进到通过画面认知故事发展的顺序,直到慢慢养成通过画面就能体会到故事发展的起因经过结局的能力。 三、加强亲子阅读的交流
亲子阅读意为通过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同一个故事同一篇文章而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加深孩子阅读印象的作用。亲子阅读能增进孩子与父母的联系,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更多的关怀和爱护。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鼓励父母多开展亲子阅读的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园阅读经验的进步。特别是对于幼儿教育,亲子阅读是阅读技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任务,家长应抽空每天都与孩子共同阅读故事,在时间相对充足的情况下也可抽出相对多的时间陪孩子。当然,家长的阅读普及也是十分必要的。老师可通过宣传告知的方式有效的引导那些不懂技巧的家长,通过指导和反馈信息,促进家长对孩子的再教育,这对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十分有帮助的。例如:父母可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有选择的挑选针对孩子个性符合的亲子文章,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阅读习惯,有效规划孩子的阅读效益和时间,积极地参与亲子阅读互动,增加交流。
儿童在3~6岁期间的阅读能力养成对今后的学习和道德品质养成至关重要,书能对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因此,老师和家长都应不遗余力的支持孩子阅读的需求。3~6岁是儿童语言思维能力构造和提升的关键时期,老师和父母应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有选择的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料,培养良好的阅读氛围。 参考文献:
[1]周兢、郑荔,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实施指导丛书,语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版
[2]闫国利,阅读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y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