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动机概念及理论在幼儿教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中华女子学院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程试卷
(论文类)
论文题目论动机概念及理论在幼儿教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课程代码 1030061005 课程名称 学前教育心理学
学 号 140601113 姓 名 郭晓雨
院 系 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 专 业 学前教育 考试时间 考试成绩
论动机概念及理论在幼儿教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学前五班郭晓雨140601113
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成分,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不同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学习动机进行了阐释,主要包括强化理论、归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等。
我将从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这一方面来阐述我的想法。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认为培养学习动机,幼儿教师应对幼儿进行启发式教学。
一、要实行启发式教学,我认为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1.在启发幼儿思考时,注意所问问题的难度,难度不应过高,也不应过低,应是中等的难度适合幼儿回答,幼儿更容易取得成功回答出问题。因为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一种力求成功并选择朝向成功目标的一般倾向,人分为两种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当然幼儿也会有这样的心理,渴望成功。所以为了帮助幼儿取得成功,培养学习兴趣,教师所提问的问题也应该是适合幼儿的水平。
2.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幼儿对学习充满期待和期望,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阿特金森的动机期望价值理论中提到个体完成各种任务的动机是由他对这一任务成功可能性的期待及对这一任务所赋予的价值决定的。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幼儿对学习的期待越高,自我承认度越高,那么他的学习动机就会越强,越能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们在小朋友回答完问题后都会给朵小红花,或是在全班进行表扬,通常被表扬的小朋友会感到特别的自豪和开心,下次就会更加努力地回答问题争取表扬。
因此我认为教师若要培养幼儿学习动机的兴趣和激发,在教学中要经常表扬孩子鼓励他们,以一种循循诱导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还要考虑问题的难度。
二、控制动机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1.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比如在学习任务轻松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例如:记得我在幼儿园实习时还记得,老师在讲加减法时,因为这一部分对于小朋友比较难,所以老师编了很多的儿歌,方便小朋友记忆和理解,在讲课的时候老师和小朋友一边唱着儿歌一边算数;并且老师还运用了各种各样的物品,使小朋友增加记忆力。我还记得老师在讲减法3-1=?时,拿出3个苹果之后拿走了一个,问小朋友还剩几个?通过小物品的展示来使幼儿加深理解。
以上就是我从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这一方面阐述动机理论在幼儿教学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的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c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