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三大职业吃香

2022-11-01 17:18:0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三大职业吃香》,欢迎阅读!
上世纪,吃香,八十年代,三大,职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世纪八十年代 三大职业吃香

作者:

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18年第37

改革开放初期,驾驶员、售货员、邮递员等现在很普通的職业曾是一代人的梦想,收入高又体面。此外,国家开始允许个体经营,个体户成为受欢迎的职业。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理学院讲师张国英在分析职业变迁的原因时提到,城市化带来的人口集中、生活方式变革等促进了公共事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就业机会。

出租车司机属于城市化带来的一种职业。记得有一次和长辈看电视剧,20世纪80年代的一位长途车司机抱着一台电视机回到了家。当时就惊奇他真是厉害。80年代的方向盘,无论是开出租车还是大货车,都是一份不错的职业。

物以稀为贵,中国就业促进会原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点出了原因。

上世纪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汽车十分少见。就拿北京来说,只有首汽一家公司有一些出租车,所以司机很少。而且一般人坐不起,都是外国人乘坐,司机们挣的是外汇券,所以挣得也就比一般人多一些。

不仅是出租车司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下,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当时的一项调查显示,最受人们欢迎的职业前三名分别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和厨师。 河南省焦作市某机关的陆江左也有同感。但他当时却并没有去做司机,而是选择当一名老师。因为全国都开始重视科技教育,教师成为了当时比较受欢迎的职业,成为一名教师既能拥有编制,也有不错的社会地位。陆江左说。

1983年毕业于师范学院的陆江左被分配到了当时的焦作市矿务局下属的中学当老师,教历史地理语文。虽然只是一个中专学历,但是在大学升学率较低的上世纪80年代,也属于高学历。对于做个体户,陆江左也有过羡慕,后来再调到机关之后和妻子也一块搞过个体买卖,但因种种原因并没有做下去,我还是喜欢在机关工作,一是我喜欢这份工作,二是我自己也适合干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用品的丰富,油票、粮票等票证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原来计划经济体制内颇为风光的粮油管理员、粮油票证管理员、物资供应员、蔬菜作价员等职业慢慢消亡;送煤工、掏粪工、补锅匠、磨刀剪等一些传统行当,逐渐淡出市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Oj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