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性职业简论》,欢迎阅读!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性职业简论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之妇女运动的推进, 中国女性就业呈现出新的局面, 就业领域迅速拓展, 一些新的职业开始出现, 突破了19 世纪末以来女性职业范围狭小的局面。
同时, 部分女性开始进入高层次职业领域。女性就业权问题虽然还未取得法律的全面认可, 但某些方面已经开始进入法律程序。在女性职业的发展过程中, 当时的政权机构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尽管是微弱的和被动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女性就业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职业女性的人数在整个女性中比例很小, 与职业男性相比人数也相差甚远。
女性中能够从事高层次职业的人数极少。女性职业权还未能以法律的形式得到确认。
女子银行:
1924 年5 月27 日, 另一所女子银行——上海女子商业储蓄 银行, 经过一年的筹备于上海开业。两位女性成为行长和董 事长, 即严叔和(严顺贞)、谭惠然。初设资本20 万元, 由男女 共同投资, 但以女子为主, 行址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 该 行“以服务社会为宗旨”, 并通过为社会服务谋求发展妇女职 业, 实行经济独立。
二、二三十年代女性职业的发展与特点
一是产业女工, 这是中国女性最早进入职业角色的群体。1930 年国民政府于9 省27 市的调查 结果表明, 女工人数已达37. 4 万人, 是一个人数众多的人群 [ 2 ]。二是职业女性发展之迅速最为引人注目, 基本形成了职 业妇女阶层, 成为女性群体中极具活力的部分, 在社会政治 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显示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三是 传统女性职业的继续与发展, 主要集中于手工业和服务业, 如洗衣、成衣、刺绣、佣工等。 特点:
其一,女性职业领域迅速拓展, 一些新的职业领域开始出现, 如铁
路、银行、海关、电信局、邮电局、警界等, 突破了19 世纪末以 来女性职业范围小、规模小的局限
上海市是当时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又是中国商业最发达之地, 那里的职业妇女比其它城市都多。20 年代, 除了教员与医生, 上海已有女子银行经理、饭店经理、洋行女职员, 大学出现了女 教授与女秘书, 缝衣公司、化妆品商店或糖果商店开始使用女招待
其二, 女性开始进入高层次职业领域, 改变了以往长期 在低层次职业领域徘徊的状况
其三, 女性就业经历了事实就业到部分领域法定就业的 过程 问题:
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诸种因素:
1. 得益于女子教育的发展(54运动) 2. 妇女运动直接推动了女性就业
3. 经济发展是一只无形的巨手, 调节着两性的劳动方式和生存方式。 社会上经营理念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也为某些女
性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最典型的莫如女招待与女演员。 在探讨女性职业发展的动因时, 作为权力机构的政府 所起的作用也不应忽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L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