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暑期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机》,欢迎阅读!

暑期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机
暑假过半,很多孩子完成了暑假作业,原本打算出去旅游或者好好玩几天,可因为天气、疫情等原因,不得不待在家中,手机就成为他们消磨时间的最好“玩具”。
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避免成为“手机控”?家长应该如何正确管控孩子玩手机?不妨听听家长、老师怎么说。
手机引发亲子矛盾
即将上初三的小吴(化名),每天都是10点才起床,起床后饭也不吃,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爸爸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把手机没收了。
气愤的小吴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一整天都不吃饭。小吴妈妈看着父子僵持的局面,不知道该怎么办。小吴妈妈说:“想着孩子平时上课挺辛苦,暑假作业都做完了,就让孩子放松放松,结果这么一放松就松成这个样子,如果不及时调整过来,很担心孩子开学之后的状态。”
像小吴这样,暑期待在家里玩手机、打游戏,作息时间混乱的孩子并不少见。孩子捧着手机一坐就是大半天,父母看着干着急,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家庭战争”。“管不住,根本管不住!只要让玩手机,她饭都可以不吃。不让玩就哭,一点办法都没有。”家住樊城区襄棉社区的刘女士一提到6岁的女儿玩手机的事,就气不打一处来。
襄棉社区的孙奶奶说:“现在的小孩子聪明得很,五六岁的孩子玩手机比大人还熟练,像微信支付、支付宝健康码都是小孙子教我用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连续两年保持增长,2020年已经达到1.83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4.9%。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家长要以身作则
今年6月,教育部公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其中提到,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对经允许带入的,应当统一管理,除教学需要外,禁止带入课堂。
在学校,老师可以集中管理。可是在家里,特别是放假期间,学校只能提出建议。许多老师表示,放假之前,学校都会建议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切忌自身沉迷于手机和网络,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沉迷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并不只是孩子的责任。”一位老师说,人们常常会看到,家长用手机小游戏逗孩子玩、用手机给孩子拍小视频,甚至有些家长一边监督孩子学习,一边拿着手机刷朋友圈。环境如此,孩子耳濡目染,沉迷手机就不奇怪了。
市民马女士每天忙于工作,孩子放假之后也没有地方可去,她上班就把孩子带着。为了避免孩子影响工作,她就让孩子玩手机。马女士表示:“孩子太小,讲道理也不听。我没时间讲太多道理,实在管不住就打一顿。”
这样的管理方式也是很多家长的常规做法。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通过打孩子来阻止孩子玩手机的家长不在少数。
手机可以成为学习的好帮手
采访中记者发现,为了避免孩子沉迷手机,有些家长会陪孩子一起打球、骑行、爬山,让孩子在活动中找到乐趣。
此外,很多家长会对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内容进行严格管控。迎旭小学学生任雨佳的妈妈说,孩子在使用手机、电脑的时候,她会对内容进行筛选,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寓教于乐的东西,让孩子认识到手机不仅能玩,还能从中学到知识。
2020年12月31日,襄阳日报社在微信公众号“襄阳教育发布”中推出大型公益栏目——“襄阳名师课堂”初中公益直播课,邀请我市多位初中名师、学科带头人参与录制,课程内容针对初中教学中的重难点、易错点、考点进行讲解,受到很多家长欢迎。一些家长表示,希望暑期定期举行这样的公益直播课,不断拓展、丰富内容,让更多孩子暑期可以通过手机等接受正规的线上教育。“只要家长帮孩子把好关,手机也没有那么可怕。”从事互联网工作的何琼认为,管理、引导得当,手机可以成为学习的好帮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