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论文

2022-11-04 00:59:4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年论文》,欢迎阅读!
论文,2017
教学论文: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语文的动力,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何改进语文教学,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讲授前要作课前精心设计,巧妙导入。导入课文犹如戏剧的序幕,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可以用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类比导入、图画导入、多媒体展示导入等方式,造成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心声的流露。在课本中选用的作品,许多已距离当代生活较为久远。由于时代不同,生活不同,体验不同,感情不同,对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首先要充满激情地介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营造一个与所学课文内容相关的时代氛围,把学生引到这个情境中来,以正确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教学艺术修养高的老师,会以感情真挚、热情洋溢的朗读,让学生听了如沐春风,让学生听了得到美的享受。因此,教师要学生以气势恢宏、铿锵有力的朗读,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激情昂扬,受到鼓舞。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设疑,引导学生生疑、释疑,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欣赏学生的感受和见解,使学生逐步做到敢想、敢说、爱说、乐说,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学习的快乐,以学习语文为乐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的六大解放》中就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能说”的教育思想。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具体的形象对人的感知具有神奇的作用,越是鲜明、具体、活泼、新颖的形象,就越能缩短感知的时间,引起联想、想象,激发人们认知的兴趣,从而提高效率。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角色表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既省时省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培


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在个性、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制定丰富、灵活的分层次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愉快地完成作业。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强大的动力。教师要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喜欢语文,努力提高语文素养。



2016.6.2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JpE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