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中英文化差异的商务英语翻译【文献综述】》,欢迎阅读!

文献综述
英语
基于中英文化差异的商务英语翻译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英语广泛应用于国际间商务活动与交流的各个领域。作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通用语言,国际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交流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跨国间的商务活动就变得越来越频繁,英语在世界交流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商务英语的翻译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商务英语的翻译现状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翻译中忽略文化差异,使商务活动进行得不顺利,导致交易的破裂。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本文谈论的主要是中英文化的差异,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商务英语翻译经常会出现错误。我选择这个主题为的是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我们需要考虑文化差异,并且使用适合的翻译方法使商务活动进行地更加顺利。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形态、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商务英语是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商务英语的翻译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在翻译的时候要考虑文化的因素。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处在信息化时代,国际商务交往活动频繁,国际商务英语翻译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商务英语的翻译,社会、企业对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数也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在翻译研究中有很大的建树。严复的“信、达、雅”深受欢迎,也被很多人接纳。 但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却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积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兴起。对于功能翻译理论,诺德的解释是:“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它涵盖了多种翻译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如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类型和美国学者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功能翻译理论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及侧重形式、强调等值的翻译理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功能派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功能
翻译原则的提出。翻译行为及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功能翻译理论不再在等值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直译与意译的无休止的争辩,而是从翻译的功能和目的出发,强调某一具体翻译要求相应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即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应不同的翻译方法;为达到某一翻译目的可以采取多种翻译方法,从而回避了诸如直译和意译的两难处境。
功能翻译理论以目的论为主导,兼具忠诚原则及其他特定原则。商务英语是一种功能性和目的性很强的语言,有些学者主张商务英语应采用功能翻译理论。
1990年,两位翻译学者,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一起宣布了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正在进行。他们提出:不是字,也不是文本,而是文化才是翻译的中心。翻译中的文化转向意味着翻译从语言到文化的转向。翻译不再定位于对单词、句子的翻译,而是着眼于文化的转向。也就是说中心改变了。翻译的视角开始在文化方面。他们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文化转向把翻译带向更广大、更新的层面。翻译学者和翻译者不仅仅关注字句的不同,而且强调文化的暗示、语言的习惯、格式的标准、社会习俗、宗教等等。
翻译中的文化研究是不可避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领域的交流,比如不同国家间的商务和教育,越来越频繁。文化的交换直接或间接地在形式、礼仪等等中进行着。商务英语的翻译也是一种文化转向,因此也要注意文化的因素。
目前整个翻译的现状是客观,但仍旧有一些问题,不如翻译者不懂专业知识。 商务活动是一个翻译的过程,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要注意文化转向。
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
出预测)
翻译的目的是再现原文的意思。商务英语,作为特殊的一种实用语言,更要准确地再现原文的意思。翻译的确切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商务活动的成败。文化因素大大影响着商务英语的翻译。文化包括宗教、风俗习惯、地理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要将文化因素考虑在内,并使用适当的翻译方法使译文更确切、更美观。在商务英语中,意译是最适合的翻译方法,还有直译、注释。
四、参考文献(根据文中参阅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编排)
[1] 曹婷.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D]. 2005:56. [2] 付丽君.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Speaking Peoples
[D]. 2005:17-23.
[3] 付瑶. Translation: A Communicative Approach [D]. 2000:36-40. [4] 金敏娜. Business Translation in a Functional View [D]. 2006:23.
[5] 刘焕煜. Wilss’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Business Translation [D]. 2003:34-37. [6] 沙特尔沃思,考伊.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11:198.
[7] 维纳,辛普森.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itions Series Ⅱ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3987.
[8] 陆惺燕. 注重文化信息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传递 [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79-80. [9] 黄晓峰. 从英语翻译的视角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J]. 宁慈师专学报. 2010(2):76-79. [10] 骆琪. 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研究[J].消费导报. 2008:21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X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