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解读古诗文的能力

2022-08-27 12:41: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解读古诗文的能力》,欢迎阅读!
古诗文,语文教学,解读,自主,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解读古诗文的能力

作者:秦仲菊

来源:《教育·上旬》2013年第05

【摘 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文教学的重要地位不可小觑,要想让学生走进古诗文的殿堂,就需要在诵读、比较、练习、积累等实践中培养提高学生自主解读古诗文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解读能力 举一反三 交给方法 内外结合

教学中发现,学生小学时背得滚瓜烂熟的诗词到初中已经模糊。初中阶段,围绕课标要求的50篇古诗文,师生精耕细作耗时费力,但真正能留在学生心底的有几首?最为严重的是,学生学了那么多古诗文,但仍不能独立阅读古诗文。再次,课外阅读缺失,学生眼界狭窄,古诗文教学与生活脱节。

针对这些现象,要想真正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内涵和韵味,必须把培养学生自主解读古诗的能力放在首要地位,让学生能自己去读懂去体会。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自主解读能力呢?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俗语都强调多读的好处。的确,老师的分析讲解再透彻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自主领悟。诵读,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放手让学生多读,在读中体会感悟,在读中思考质疑,在读中加深理解。比如,讲《相见欢》一课,我设计了几种形式的读:首先,自读,读准字音。其次,听读,体会感情;然后,自由诵读,投入情感,读出节奏;接着,齐读,读熟读顺;再自读,边读边理解内容,在读中质疑;出示问题,学生在读中思考解答;最后,表演读,看谁读得最好。一堂课下来,读了不下十遍,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学生不仅可以当堂背诵诗歌而且很好地理解了诗歌内容,得到了情感上的升华。 二、同类归纳,举一反三,在比较中提高学生的自主解读能力

教学中我发现,真正阻碍学生理解古诗文内容的都是一些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或者是一些比较晦涩的典故,尽管这些词语会反复出现,但若不进行归纳,学生还是不能形成语感,依旧是解读古诗文的绊脚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规律性的问题,我都进行归纳总结,或随堂提醒,或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去总结,举一反三,力求加深印象形成语感。比如,学习诗词时,对一些具有固定含义的意象,让学生在反复的体会中来理解。如:《行路难》中有拔剑四顾心茫然,剑代表什么呢?让学生思考,得出答案。《雁门太守行》中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SJ.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