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国学大师冯友兰的个人介绍和经典语录]

2023-01-08 16:4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冯友兰[国学大师冯友兰的个人介绍和经典语录]》,欢迎阅读!
冯友兰,国学,语录,大师,经典
冯友兰[国学大师冯友兰的个人介绍和经典语录]

国学大师冯友兰的个人介绍和经典语录

国学大师冯友兰的个人介绍和经典语录 国学大师冯友兰人物简介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 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 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 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 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 《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 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199011262045分,冯友兰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95岁。

国学大师冯友兰作品介绍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的《中哲学简史》本是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哲学而用英文写 就的,后有法、意、西、南、捷、日、朝、中文译本,且出版后几十年来冯友 兰的《中国哲学史》是第一本必读之书。这样一本书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已自不待 言,而尤为可贵者,其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亦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

李慎之先生常说: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 可越的人物。其依据之一就是冯先生的《中哲学简史》

之所以如此,我想有如下原因:1﹒书小容量大。与冯先生四百万言 的著作相比,二十三万言的《简史》,不可不谓然而它又是冯先生的哲 学与哲学思想融铸的结晶。冯先生在


该书的自序里也说,此书是小景之中, 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故可谓,择焉虽精而语焉尤详也

2﹒视野开阔。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 知识,虽是蜻蜓点水,仍不失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爱国风范。

3﹒文体畅晓。许多读者都有同感:读冯先生的书,你或许不同意他 的某些观点,但你绝不会不明白他的观点。西人言,文体畅晓,其智乃见。综此 三者,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恐是学习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史的 最好选择之一。 《三松堂自序》 冯友兰于1981年,以86岁高龄口述完成《三松堂自序》1984年由 三联书店出版后,引起较大反响。由于绝版多年,书肆间很难访觅其踪,所以此 次重印,无异新作,理所当然地备受人们关注。这本老境之作在冯友兰的著述系 列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一,对自己一生经历和他所生活的时代都有生动的记述, 即作者自言的忆往思,述旧闻,怀古人,望来者,使我们全面了解其人其事;

其二,作为卓然自成一家的哲学家,这里描述了自己的学术道路,剖析了学术思 想变迁,按照知人论世的古训,读其书者不可不先读这本《自序》亦即作者 所言:非一书之序,乃余以前著作之总序也。世之知人论世、知我罪我者,以 观览焉。三,《自序》可看作一部忏悔录对自己在过去三十年间接受批 判、自我批判、改造思想的过程中,放弃独立思考,人格上失去自我的可悲际遇 加以真诚的解剖。作者的人生道路与痛定思痛之际的反思,在一代知识分子中颇 具典型性,因而具有普泛的代表意义。

《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有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 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IRT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