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

2022-10-07 15:23:4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欢迎阅读!
深度,课堂,数学,小学,学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

作者:张莉莉

来源:《小学科·教师版》2018年第12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生学科知识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一、多种形式激活旧知

数学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每个体系又有无数分支,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呈现的,教师就是要思考新知识在哪一个旧的分支上,根据这些来设计复习题,为接受新知做好铺垫。例如:在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时,很明显,这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上进行了整合,计算方法相同。所以在执教时,我把例题拆分成145×245×12为课前复习,让学生做完后说计算方法,这两道题的计算也为后面的估算和猜测准确值做了思维导向,为解决新知给出了思考的路径。 二、在传授新知阶段开放教学活动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在学新知识时激发矛盾的产生。矛盾是学生思考的导火索,让学生产生了挑战的欲望,激发了学习动机。无论是被提问者还是提问者他的思维都处于种紧张运转的状态,培养了思维的敏锐度。例如:在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我让学生独立试做,巡视不同的计算方法,拿到展示台上来。

让学生观察这三名同学的计算方法:你和他们一样吗?哪里不明白?学生纷纷提出问题:我想问三号同学,540是怎么来的呢?1200又怎么算出来的呢?还有同学对第二种做法提出质疑:我不明白145是怎么来的?二号同学说:“145×1得到的。同学们追问:请问那是1吗?二号点头,学生急切地问:你看看1在什么位上?1表示什么?继续追问:“1个十乘145得多少呢?但你写的是145个十也就是1450吗?二号说:不是,我写的145,我错了。学生还是不放过:那应该怎么写才是1450呢?层层追问下,大家得到共识。一号做法在另一个班级讲课的时候,有个没做上来的同学提出:“1号同学,你的145为什么那么写,我不明白?直接针对难点,就这样在生生互动中进行交流,思考中获取了新知,从中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三、激活数学思维,形成数学技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过程,把握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准备、新知和练习阶段分别进行激活、开放和深度加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数学技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强调学生发展,培养深度学习能力

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发展,注重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深度学习的能力。所谓深度学习能力,是强调学生能够批判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把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在众多思想中进行联系,并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并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深度学习教学设计,不仅要设计好大的问题,更要设计好小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并注意随时生成新的问题。我校一位名师亲自示范了分享讨论式学习的课堂教学,一节《体积与容积》深入挖掘了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清晰流畅的学教环节、生发于学生实际的学习问题与精彩讨论,让老师们感叹学生无限的学习潜能和教师的教学智慧。老师精设计了环环相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线、面、体的沟通中,复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关内容,展示了任务驱动式复习课的基本范式,引发课堂观察者对复习课的新思考。凸显强调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 五、在练习总结阶段形成数学能力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把新旧知识进行加工应用。例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这部分新授后,出示同一类型13×22的填空题再次巩固新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说说和课前复习题的计算方法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把复习题的两种计算方法合并就是今天的新知识的计算方法。在练习探究中,先出示2345×23=?的四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讨论怎么算。学生汇报后继续追问:五位数乘两位数、六位数乘两位数呢?学生渐渐发现,多位乘两位数和今天学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学生在一次次的追问下,知识一次一次迁移,思维逐渐发展,形成一种数学学习习惯和思考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是教会一个知识,会做一道题,而是培养学生一种数学思维方式,形成一种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是做多少题练就的,是靠引导者的智慧,设计一节节开放式的课堂,在四十分钟里努力对学生的思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循着这样的数学思路去思考、实践、探索,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综上所述,体现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必然根植于深入、准确的学情分析,既包含对本体性知识的分析,也包含对学生已有思维路径的把握。知道学生怎么想教学才能突破学生思维节点,实现理解性掌握并将所学迁移运用到实践中。深度学习教学改革的新方向,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行。

【作者单位:宿迁市实验小学黄河分校 江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HFw.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