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23-03-08 07:0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欢迎阅读!
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
摘要



新中国65年来的巨大变化,我们完全有理由自豪地说,新中国不但站稳了脚跟,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且正在崛起,走向新的辉煌。铁的事实证明,只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义初级阶段[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一个长期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奴役的国家,变成一个享有主权的独立的国家。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一个除台湾等岛屿外实现统一的国家。一个人民备受欺凌压迫的国家,变成一个人民当家作主、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走向经济繁荣、全面进步的国家。一个在世界上被人们看不起的国家,变成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重和重视的国家。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可缺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为后来中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

社会制度 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反映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 治结构以及与此相关的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行为规 研究一个社会,首要的是研究制度。在当代,制度通常有三种含义: 是宏观上的社会制度,二个中观上的制度体制,三是微观上的规章制度。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确立了研究社会制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2]。”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社会制度的实质是把人们在一定生成、流通、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财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地位关系等问题规范化、秩序化、法律化,以明确个人、群体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活动范围、活动方式、活动标准。


胡锦涛在2011年发表的“七一”重要讲话中 ,从社会制度制度体制辩证统一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社会制度,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制度体制,即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即社会度和制度体制自身的公共性、权威性和秩序性特点的外在表现,也是中国社会法治化的重要标志。

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是一个描述事物表层的经验性概念,而是一个反映事物本质的规律性概念。我们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把两种社会制度的表层现象简单加以类比的结果,而是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深刻分析得出的科学结论。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创立新社会的要求不是建立在某种绝对真理或者道德理由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历史物论告诉我们,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马克思早就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战后资本主义尽管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但它依然是一种对抗形式的社会生产过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更为错综复杂,有时还十分尖锐。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机制只能在其根本制度容许的范围内调整生产力与生产系之间的不适应,推迟经济危机的爆发或减弱其强度。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新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和加深,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其表现形式也出现了某种新趋势。正是资本主义在当前的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的最后危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危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济方面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强大的优越性,尤其是在这几年全球经济萧条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济领域的优越更加突出。

20089月份以来,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减缓。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同样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比较大的消极影响。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世界经济运行一波三折,在剧烈动荡中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从国际金融危机进程和暴露的问题,可以看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些趋势。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萧条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依然是一枝独秀。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近10%2008年以来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但仍保持在9%以上,划出一道坚定的“上行线”。而此时美国的经济增速仅为2.5%2011年,发达经济经济仅增长1.6%,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6.2%,中国经济增长9.2%201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5%,发达国家增1.9%,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速为5.6%,中国的增速为8%;而到2013年,前三者的增速分别为3.9%1.9%5.9%,而中国的增速则为8.5%而到2013年,前三者的增速分别为3.9%1.9%5.9%,而中国的增速则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GMg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