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五步曲》,欢迎阅读!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为贯彻这一精神,大力开展区域活动,并把它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实践,有开展区域活动五个重要步骤。 关键词:自由活动;五部曲;幼儿园 第一步:利用空间,巧设区域
就本园空间小的实际情况,首先考虑我们幼儿园有哪些空间可以利用,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空间,巧妙地创设活动区域。利用橱柜、桌面及窗台、窗户,创设活动区。例如,我们在每个橱柜都做了标记,有图形对应,有点数对应,有数数对应,有加减对应,使区域活动成为数学集体教学的有效补充。我们还将种植区设置在了窗台上,一方面美化了活动室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幼儿的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还有利用空中布置、利用在地面画各种图形和格子、字母、数字等、利用室外空间等等。
第二步:投放材料,丰富环境
区域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材料。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模式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提出“操作活动是孩子最重要的活动”。因此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及需要,投放丰富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满足幼儿自己探索事物的好奇心和欲望,达到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主动、不 断地向前发展的目的。
1.多提供一些半成品、废旧物品及原材料。幼儿有极强的求知欲望,老师提供的材料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提供的材料要有层次性和递进性。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一样,提供的材料有层次性和递进性,可便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按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4.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区域的活动材料。
材料是影响幼儿学习、探索的重要因素,投放的材料应符合幼儿的要求,满足幼儿的愿望,使幼儿对它们感兴趣,并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但是材料的提供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主题开展情况和幼儿的兴趣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适时提供相应的材料。
第三步:确定规则,保证活动
1.建立区域活动规则。在幼儿园的活动区域里,设备和材料的布置往往决定即将发生的一切,可以传达给幼儿一种信息,告诉他们,什么是可以做的或不可以做的以及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在活动进行前,可由全体幼儿共同制订规则,并以图画或者标志的形式显示出来,如,制作进区卡,幼儿持卡进区,防止出现个别区拥挤的现象;娃娃家贴上物品的标志,便于孩子们活动后的整理。活动开始时,根据活
动室面积大小、活动区域数目多少,规定进入区域活动的人数,这便是一种对幼儿选择行为加以约束的规则,进入区域的人数,可以把它融入环境设计布置中,如,可以在娃娃家铺上地毯,让幼儿脱掉鞋子进区游戏。我们在娃娃家入口处的地面上贴六双脚印并告诉幼儿“进入娃娃家脱鞋,鞋子覆盖在脚印上,没有剩余的脚印怎么办?”幼儿就知道应另选他处。让孩子明白了三个规则,一是进入区角要脱鞋;二是将鞋子摆放整齐;三是满员的不能再进。这样可以避免教师过多的语言干涉,也可使幼儿处处受暗示,并且把环境中的暗示转化为具体的行为。
2.实施区域活动规则。要结合实践活动向幼儿介绍活动规则,可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出规则,让他们在活动中明白规则的具体要求,并懂得规则执行的意义。比如,在科学操作角活动,要求幼儿将操作过程记录下来,让幼儿都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在区角设立一面记录展示墙,教师评价时依据展示墙的记录进行评价。另外,还要让幼儿知道,违规就要承担后果,负起责任。在实际生活中,想让孩子能真正了解规则、遵守规则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孩子的天性会让他们的行为不断反复,这时我们就要让他在违规后承担后果,负起责任。如,玩沙池小超市活动,先由全班幼儿提议并通过活动规则,在每次活动前我都会提醒幼儿要安静有秩序地进入游戏区域,活动后将小超市的物品摆放好,但每次总有那么几个小朋友会忘记,在超市里乱拿乱放,刚开始我还不断提醒他们,后来我和全班幼儿商量“该怎么对待忘记做准备工作的小朋友?”孩子们一致决定,如果谁不做好准备工作就停止本次游戏。通过集体讨论,以停玩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惩罚,能让犯规幼儿记忆深刻,从而更好地遵守游戏规则。
第四步:细心观察,指导活动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这一观点启发我们:区域活动中,教师不应只是在教室中忙碌地穿梭,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而应站在幼儿的背后,沉静、慈爱而耐心地观察,真正从观察中获取幼儿个体与群体、环境与材料等的准确信息,并进行适度的指导和适时引导。
1.以观察、鼓励为重。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做法,营造宽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一是看活动环境是否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学具的数量是否充足等等。二是重点观察幼儿的学习、探索情况。如,幼儿当前的兴趣需要是哪些;分析幼儿为什么这么做。
2.耐心等待,让幼儿获得充分的体验。区域活动充分提供给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所以我们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或发生冲突时,要多一份观察,少一份干预,根据冲突程度来决定是否介入。
3.不同类型的活动区选择不同的指导方式。如,建构区、手工区等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区域活动,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能满足需要的材料,并设置有关的问题情景,供幼儿观察感知之用。如,折纸“飞机”的步骤逐一呈现,让幼儿自己去观察感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i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