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概论 知识》,欢迎阅读!

社会学知识点概括
1. 社会学的含义
社会学是以社会整体、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群体及其群体生活、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等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社会学的本质属性是以社会为唯一研究对象。
2.1893年 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 3. 赫伯特’斯宾塞:社会进化论 社会有机体论
4.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它既包括人类创造出来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也包括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非物质的产品。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达到较高阶段所呈现的状态。 &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1) 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义的,使用范围
较窄
2) 从时间上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
阶段中形成的
3) 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
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的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
4) 从形态上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 i6.文化的功能 正面:
一、 文化的区分功能
a) 文化是社会与自然界区分的标志 b) 文化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 c) 文化是社会与民族区别的标志 二、 文化的社会满足功能
生理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归属和爱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 三、 文化的社会导向功能
凝聚功能 社会整合功能 社会导进功能 负面:
文化滞后 反文化
7.文化的内部构成要素
文化的基本要素是符号或形象、语言、规范、价值观 符号或形象
体势符号:脸部表情,手势和姿态
实物符号:如一座房子,它可能是哥特式的、中式的〰 艺术符号:文学、舞蹈、绘画、建筑、音乐。。。 语言
语言是人类文化交流传播的最重要的媒介 规范
规范是调节、约束人们行为、关系的准则 价值观
一个社会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背意愿和符合意愿的观念
8.文化特质也称文化元素,它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 9.文化的区分
➢ 主文化、亚文化
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所倡导,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文化而言的,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 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低之分的文化,即在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优劣的文化
非评比性文化,也称为中性文化,指的是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低之分的文化
10.社会唯名派与社会唯实派(需要详细回答)
社会唯名派——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虚名)。 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社会唯实派(实体派)——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也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11.社会地位是指任何具有从社会角度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位置,通常是根据财富、声望、权利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多寡做出的社会排列。 12.”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的区别 礼俗社会也称”共同体”(社区),是指传统的社会。
其特征是:规模小,分工与角色分化较少,家庭为社会核心单位,占统治地位的是个人的或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人的行为主要受习俗传统的约束。社会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法理社会也称”交往社会”,是指现代工业社会。
其特征是:规模较大,有复杂的分工与角色分化,经济的、政治的、职业的社会组织取代了家庭的核心地位,非个人的,不具感情色彩的次级关系居统治地位,人们的行为主要受正式的规章、法律等约束,社会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13.社会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合体。(持续的社会互动 一定的社会关系 共同生活 共同利益) 偶发性社会聚集体:处于同一领域,但相互不发生联系并且没有相似个性特点的一群人(可能有共同规范 但相互可能不认识)
社会类属(不构成社会结构 不必交往 不必认识 不必有共同的规范利益) 14.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1) 成员之间有联系的纽带和经常性的社会互动 2) 群体成员有共同的期待和行动能力 3) 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群体一睡 4) 有明确的群体规范 5) 有一定的群体边界 15.社会群体的类型 A.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Fe7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