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全身反应法在中小学的分析与实践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学院20XX届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用表)
系(部):外语系 专业:英语 班级;专升本班 课题名称 全身反应法在中小学的分析与实践——以山阴县平泽苑为例 指导教师
学生
学号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TPR是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简称,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宙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ames J. Asher为帮助学习外语而创立。TPR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发挥主动性,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TPR教学法在中小学英语课堂发挥重要性,通过对山阴县平泽苑学校一个班的三十名学生做了调查,深入反映中国当前的外语教学是需要使用全身反应法的。
在这项研究中,首先,运用全身反应法课堂教学中的语法、词汇、句型结构等更易于学生理解,也充分证明了全身反应法能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使学生轻松的掌握了英语。其次,全身反应法提高了师生关系,全身教学法吸收了人文主义心理学中情感因素的影响作用,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里负担,能够快乐的学习。全身反应法可以转换学生的语言思维,采取了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直接将动作和声音联系起来,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快速做出反应。事实上,由于全身反应法的普及使得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全身反应法胜过传统教学法。希望这次研究能激发更多教师有效运用全身反应法。
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研究背景:
全身反应法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经过国内外教学研究者针对全身反应法对学生学生产生的教学效果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中,就国外学者来看,通过多次观察考证,Asher教授在1969年完成实验三十到四十个,运用全身反应法对韩语、德语等外语的综合考虑,总结出无论言语系统多复杂,多有创新性,有很多天没有连续练习,该方法能让人们迅速了解其内涵。1972年,Asher对成人使用全身反应法进行实验,得到了进一步论证。
在国内,例如苏冰(1995)详细解释了中小学外语的发展趋势,明确指出全身反应法适合学生说话学习的方式,任蕊(1999)研究讨论全身反应法在中国英语口语的习惯性,还有很多学者也提出不同的观点。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提出本论文观点:将全身反应法与中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力求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有效地学习英语,提高学习英语效率,激发学生兴趣。
课题研究目标:
该课题旨在通过活动的形式,针对以往的机械训练,学生死记硬背,一味地填鸭式的接受学习提出了挑战,和其他教学策略配合运用,通过教师对学生呈现活动来达到教学效果,甚至是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师也选择直观呈现或者手势呈现等方式来促进每一位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以适应新课标改革后强调知识应用,而不是过于注重知识教学和书本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知识的真谛,从而使他们对英语感兴趣,找到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是每一位学生包括差生在内都能跟上课堂的步伐,得到进步。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对山阴县平泽苑中学的英语课堂进行分析,将全身反应法应用在课
堂中为理论依据,从而达到建构主义所强调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又符合了新课标的要求。
通过对全班30名同学的调查研究,探索全身反应法在英语课堂的有效应用,如进行单词教学时教师可带领全班同学通过模仿动作等形式使学生快速掌握单词。结合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对语法,结构等进行有效教学。
课题研究方法: 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进度安排:
各阶段工作任务
开题报告
提纲
初稿 二稿 定稿
日期(起止周数)
研究条件:
随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找不到学习的方法,对英语不感兴趣等问题,加上对应试教育的改革,全身反应法越来越受到师生的欢迎,而且,改革中更加重视口语和听力的重要性,全身反应法正好符合口语与听力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改革之后更加重视口语和听力,本人觉得应该对全身反应法做出一定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对山阴县平泽苑中小学的30名学生中做了调查以及实验,这也就具备了写论文的准备。 具体参考文献:
James J Asher.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 [M]. (7th edition) Sky Oaks Productions, Inc, 2009.
安文风. 全省反应法综述[J].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4-2014:556-558. 郭小纯. PR教学法与我国的英语教学[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13-115.
刘鑫. 基础英语教学中值得推广的一种新方法----“TPR”教学法[M]. 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95.
龚晓丽. 全身反应法在TPR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束定芳.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方法与实践[M].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1996. 魏波.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周刊, 2014(44):122
王春芬. 全身反应法在初中英语中的运用[J].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吴飞. 全身反应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余珍有. Asher的第二语言习得观和TPR教学法[J].国外外语教学,2009,(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d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