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4:什么是幼儿健康教育》

2022-10-24 23:16: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4:什么是幼儿健康教育》》,欢迎阅读!
知识点,学前教育,健康教育,幼儿,什么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

1健康教育的含义

健康教育概念的产生是与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和需要密切联系的。1988年第13次世界健康教育大会提出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人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播一定的健康知识,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健康的环境,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当的帮助,从而保护和促进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

我国学前儿童教育领域中,首先使用〞健康教育“一词的是陈鹤琴先生,他认为“五指活动〞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儿童健康〞,包括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到了202190年代,融合了“卫生保健〞“饮食营养〞“体育锻炼〞“平安保护〞“心理健康〞等方面内容的“健康教育〞概念逐渐为人们接受,并表达在教育2021年公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开展特点,以提高儿童的健康知识、改善儿童的健康态度,培养儿童的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儿童的健康为核心目标而开展的有组织、有方案、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包括六个方面:日常


健康行为教育饮食与营养教育身体生长教育平安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身心开展的特点决定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只有把握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特点,才能在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中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1复杂性

儿童对健康的认识、态度与行为经常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此,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儿童不健康的行为习惯不一定是由于认识水平低,健康知识的增加并非一定在儿童行为习惯中表达效果。但是儿童掌握的健康知识越多,产生某种有益健康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儿童对健康所持的态度是健康知识转化为健康行为的关键。因此,儿童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丰富儿童的健康知识,改善儿童对健康的态度,教给儿童促进健康的方法,训练儿童保持健康的行为,从而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体育锻炼的习惯。

2群体性

社会理学家勒温〔〕认为,不同的群体会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个体与群体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会引起个体的紧张,这种紧张的刺激会促使个体通过努力与群体取得新的平衡。任何个体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的,学前儿童也不例外。因此,实施集体教育的托幼机构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oM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