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危险的休闲”——网络时代青年“摸鱼”现象的社会学解读》,欢迎阅读!

“危险的休闲”——网络时代青年“摸鱼”现象的社会学解
读
吴朝进;张金荣
【期刊名称】《中国青年研究》 【年(卷),期】2022()5
【摘 要】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普及,网络成为办公必备工具,上班“摸鱼”的现象也变得日益普遍。与此同时,企业开始对“摸鱼”行为进行整治,“摸鱼”日渐成为一种“危险的休闲”。研究认为,“摸鱼”具有超越个体道德的丰富内涵。一方面,“摸鱼”展现了网络对传统工作模式的侵蚀,模糊了工作与休闲的界限,“上班摸鱼”实际是“熬夜加班”的镜像。另一方面,“摸鱼”反映了工作者的“佛系”心态,实质是个体对自身发展困境的无奈。“摸鱼”现象预示着网络社会来临后传统界限的消失,这既给社会治理实践带来了挑战,也对社会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总页数】8页(P93-100) 【作 者】吴朝进;张金荣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中国青年"族"现象的社会学解读2.健笔写柔情生死常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摸鱼儿·双莲》解读3.迪恩·麦肯奈尔旅游社会学思想解读——兼评《旅游
者:休闲阶层新论》4.中国青年“族”现象的社会学解读5.基于传播社会学视角浅析网络时代的"缺场交往"现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c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