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育儿知识:儿童心理咨询技术规范 情绪障碍 癔症》,欢迎阅读!

癔 症
癔病(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在ICD-10和DSM-IV中称为分离性和躯体形式障碍。该症是由明显情绪因素所诱发的精神障碍现象,起病甚急,主要表现为感觉、意识或运动方面的障碍,症状无器质性基础。
【诊断要点】
(1)症状标准:有社会因素诱因,并且至少表现下列一项: ①癔病性遗忘; ②癔病性漫游; ③癔病性多重人格; ④癔病性精神病; ⑤癔病性运动和感觉障碍; ⑥其他癔病形式。
(2)不存在可以解释症状的器质性依据。 【治疗】
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包括心理治疗、环境治疗、暗示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1、心理治疗:医生须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通过谈话消除其紧张、不安情绪,并鼓励患儿说出存在的问题和内心矛盾,共同寻找问题症结,再帮助患儿了解疾病原因,讲明该病可以治愈,使其建立治病的信心,克服不适当的性格特征和情绪反应,以达到治愈的目的。亦可进行集体心理治疗。
2、暗示疗法:暗示疗法适用于急生发作而且暗示性较强的儿童。 3、对可能诱发集体发作的病倒,应将首发儿童隔离开来,减少社会强化,及时解除期躯体不适,分散注意力,稳定其情绪。
4、药物治疗:对情感暴发或某些痉挛发作患儿一般不宜使用暗
示疗法,可给予安定2.5-10mg或奋乃静5mg肌内注射。儿童癔病不宜长期用药,以免增加暗示作用而巩固病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6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