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和孩子一起成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和孩子一起成长
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这十几年里,作为家长,既有初为父母的挑战,也有一路互为榜样互相激励的收获,更有满满的幸福浓浓的亲情。现在突然回首,不觉时光荏苒,孩子的初步养成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与当初几个关键的节点家长的引导和培育息息相关。不禁感叹,家教之重,无以比肩。要是当初更加注重家教,更加倾注心思,孩子就能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和个性营养。所幸的是,尚未发现特别的遗憾,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各方面的发展都超出预期,所以自责不多。有些经验,有些故事,尽管当初没有做的尽善尽美,但总结一下,还是可以借鉴的,毕竟家教是一个家庭的生态环境,它的进化,不仅受益于小孩子,也正反馈于每一位家长,是一家人成长升级的迭代算法,也是一家人精神空间的净化升华。
孩子们无疑都是学习能力最强的一拨人。家长的一切,都是小娃娃们学习的内容。我们溶入日常生活的三观,被超强学习能力的孩子们重建并模仿,直至生根发芽;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隐藏在底层逻辑之上的喜怒哀乐,润物细无声般,潜入小小的心灵,一点一滴地训练出相似的逻辑。所以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体现父母真正的勇气,不仅是生养一个崭新的生命,更重要的付诸革命自己的行动。在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过程中,一举多得,才是真正高效地 “养育”着孩子,才算是担负起对一个新家庭成员的最大责任。“言传身教”,很明显,
身教更为重要。行动往往比说话困难,我们常常想到了一堆道理,也开口说过了那些道理的方方面面,内容严谨考究无懈可击,就是没有示例,没有我们身体力行的“身教”,所以这些道理多多少少没有被孩子们完全吸收。
记得有首歌写道:“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和孩子一起成长,慢慢变老,就是家长们最温馨、最浪漫的事。 孩子让家长再一次认真反思自己。我们或许总是要求孩子这样那样,按照我们理想的模板不断修理孩子,甚至逼着孩子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因为孩子仰仗我们吃饭,所以孩子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不合我们的心思,我们或许会骂孩子:“你怎么这样?你看谁谁家的孩子多么好,看看你,都气死了。”假如孩子可以选择,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你看看谁谁的家长,多有魅力、多么能干。”是的,我们除了克制以外,更多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尽量全面公正地要求孩子。接受孩子,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长,而不是自己原地不动,却一味地去苛求责备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多么昂贵的玩具、多么漂亮的衣服,他们需要的只是家长的陪伴,并且能够平等地和他们说说话,耐心而不训斥地听他们讲述他们自己看到的世界。孩子尽管需要引导,但也不可过于功利,尊重孩子的个性,顺其自然而不是拔苗助长。哪个孩子生来不像天使?哪个孩子生下来不是好苗?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不要总是责怪孩子,首先看看我们自己是“淮南”还是“淮北”。
和孩子一起成长,给予他们爱和自由的同时,家长也获得了再次成长的历练。真正的爱,是家长为孩子健康成长所做的一切努力,真正的自由,是家长时刻关注孩子的生长特性,动态地扑捉孩子当下的兴趣点,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的一种契合发育规律的一系列做法组合。孩子像是面镜子,从他们身上能看到我们的不足。孩子是件艺术品,我们理应呵护,欣赏,还有赞叹。孩子是我们的朋友,童心无邪,时时涤荡我们的心灵。孩子更是我们的梦想,仿佛我们少时放飞的风筝,随岁月越飞越高。 无形中凝聚而成的属于这个家庭的家风,是一家人的精神纽带。从此一家人结伴而行,一同成长,成为彼此的良师益友。
养育孩子,无疑是为人父母的头等大事。怎么培养孩子,关乎家庭的幸福、国家的未来,是所有家长的家族担当和社会责任。由此看来,花多少力气来思考和实践都是值得的,因为孩子的成长没有纠错空间、孩子的教育无处不在、孩子的引导需要智慧。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为重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9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