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危害和对策

2023-01-07 06:2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危害和对策》,欢迎阅读!
课业,中小学生,过重,对策,危害


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危害和对策

关键词:课业负担减负对策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笔者就过重的课业负担的主要危害和对策,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主要危害

1.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2011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告》提到: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其中近八成睡眠不足。



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中小学生不得不拿出属于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包括睡眠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一方面睡眠不足会使学生的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使中小学生失去了接触外界的机会,抑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同时他们也失去了获得社会知识和锻炼的机会,使得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非常弱。



2.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搞题海战术,留比较多的作业。学生总有解不完的题,答不完的卷。不管有用没有用,一道题反反复复地做,使得学生苦不堪言。于是,原本应是充满乐趣的求知就这样变成了枯燥的练习。布置的作业内容大多重复,作业形式又很单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浓。在作业的布置上,教师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这样使得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完成起来有一定难度,既费时又质量不高。都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但现在的考试却使得学生应接不暇。频繁的考试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使学困生丧失对自己、对学习的自信心,以致产生厌学情绪。



过重的课业负担加重了教师的工作

如果教师用大量的时间批改作业,工作量就加大了,那么用于备课的时间就大大的减少了,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深入钻研教材,无法提高教学质量,授课质量也会降低;也不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总之,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教育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的课业负担。






对策

减负不是单纯地减少学生作业、减轻学生书包的重量,更不是靠降低授课难度而使课本变薄;而是减去不合理的负担,要求课堂教学优质高效,教师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学校要发挥好减负的引领作用。



1.课堂教学要优质高效

(1)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一定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有效利用教材来认真备课、精设计教案并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效率,以使学生能真正学到知识。



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提问不能没有,但是要适度,不能过多;提问应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激发大家的积极性;提问时,也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发言。



合作学习要有效。合作学习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但要切记,不能简单问题也合作,这样看似热闹,实则无效。



(2)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表明,学生对某科的学习感兴趣,学习效果就好。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思考问题,才能享受学习带给他的乐趣。当学生享受学习过程时,才会变成学习的主人,轻松愉快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处于积极状态中,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科学合理设计作业

抄写式、重复性的作业,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作业。内容上避免重复;练习形式上多角度设计作业;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设计作业;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上的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促进不同能力学生的发展。如果留课堂作业,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考虑问题,独立完成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后的有益补充和必要延伸,一方面要控制作业量,但要质量高,既有学生学生巩固知识的作业,也要有能培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作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8M9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