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的几个案例

2023-02-02 09:4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写结合的几个案例》,欢迎阅读!
读写,结合,案例
读写结合的几个案例



年级下学期对学生的写话要求提高了。怎样训练孩子的写话能力呢?下面讲几个例子。

一、学着课文的形式仿写。

教学儿童诗《问银河》、《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后,孩子们产生了许多联想,我就让他们仿照课文的例子,再编写几个小节,学做小诗人。学生还真写出了像模像样的诗句。《问银河》的仿写有这样的句子:“银河啊,在你清清的河面上,有碧绿的芦苇和粉红的荷花吗?有姑娘划着小船采莲吗?”“银河啊,在你的水底有龙虾和螃蟹在比武吗?有渔民在张网捕鱼吗?”仿《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诗句有:“我想变一只黄鹂,天天唱歌给大树听;我想变一只啄木鸟,给树伯伯治病;我想变一把扇子,给人们带来清凉。”多么美的意境呀!难怪人们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孩子的诗兴得到了发挥。

二、联系课文内容续写。

学了《会走路的树》等童话后,学生对课文的结尾处有一些想法,觉得故事还会有一些发展。如小鸟跟着小鹿回家,它们会怎样叙旧?要想续写,必须把课文读透。“去年发生过哪些难忘的事?”抓住了这一点,才可以去想象重逢后的激动。孩子们写的真好。小鸟对鹿充满了感激,又汇报了一年来远行的见闻,而鹿呢,则倾诉对小鸟的思念,为它的成功而祝贺。

如《狐假虎威》,老虎再次遇到狐狸,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孩子们的想法就有多种多样。有的说老虎抓住狐狸,就声讨,教训它不该骗人,所以吃了它。也有的认为狐狸那样聪明,当然有办法再脱身。在这样的讲述和续编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了。

三、根据课文内容改写。

学习了《游子吟》、《木兰从军》、《沉香救母》等课文,学生对孝亲有了一定的认识,正好练习中又有“乌鸦反哺”、“老牛舐犊”的图画。我要求孩子任选其中之一,写几句话给小乌鸦或小牛犊。学生深情地写道:“小乌鸦呀,你真是一种有孝心的鸟,长大后能捉虫子先喂妈妈,然后才管自己,我要像你一样地孝敬父母。”“小牛犊啊,你看老牛多么喜爱你呀,你长大了可不能忘了哺育你的老牛啊!”

学了《沉香救母》一课后,他们写沉香和母亲怎样互相倾诉;学习《木兰从军》让他们写木兰怎样说服家人。这些练习,既与课文密切相关,又需要孩子用自己的体验来写,既发展了语言,又渗透了感情教育真正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

年级下学期可以读写结合训练的例子还不止这些。只要我们善于寻找训练的契机,深入去钻研教材,一定可以将写话教活,使写话变得容易,让孩子在很自然的情境中轻松地发展读写能力,对写话不再畏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ME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