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0-3岁婴儿早期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欢迎阅读!

浅谈0-3岁婴儿早期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摘要:现在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0-3岁的婴儿阶段正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接受正确的早期教育对婴儿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早期教育的参与者来说,掌握正确的原则和方法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0-3岁 早期教育 原则 方法
1 早期教育的内涵
1.1早期教育的定义
早期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婴儿各方面的发育,而不是字面意义上对婴儿的提前教育。早期教育的主体不单单是指婴儿,其更需要养育者(父母)与教育者的参与。
1.2早期教育的内容
从早期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其内容不是提前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更好更健康地成长。对于婴儿教育并不需要采用特别完整而正规的教材,它需要的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与外界互动的活动。
2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婴儿期是人身心发展的第一飞跃期,在0-3岁期间,婴儿的神经系统、语言、感知动作、情绪和社会化都有质的发展。在早期教育中,父母的处事态度、社交技能、聪明智慧、情感风格和人格力量都融化在婴儿的每日接触之中,也都在“无声”地熏陶着他们,给婴儿洁白的心灵世界涂上某种基调。
3 早期教育的原则
3.1情感化
0-1岁是母婴依恋的关键期,依恋是一种积极的、充满热情的相互关系。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强化着这种情感上的联结。如果婴儿早期缺乏关心、爱抚。就很难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影响他们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
在早期教育中,特别是父母,他们需要用感情作为载体来教育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进孩子的内心。当爱的教育能够充满在孩子的身边,孩子也能习得一些良好的品质。
3.2主动性
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1-3岁为儿童早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婴儿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这时的婴儿除了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外,他们已不满足于狭窄的空间活动,而是渴望探索外面的世界。
在这段期间,父母要特别注意对婴儿的态度,一方面,要把婴儿看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另一方面,也要仔细观察和帮助他们塑造宽容和自尊的性格。婴儿不是父母的玩偶或宠物,他们是有思想、有生命力并且不断发展的人,父母要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并帮助婴儿发挥主动性,促进其身心发展。
3.3社会化
教育是一种将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活动。而在0-3岁,婴儿已经开始出现社会化的发展,婴儿通过自身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自身的社会经验也在增长。这里的增长是以成长作为中介来获得的,父母在此阶段应该正确引导他们,使婴儿习得亲社会行为。
4 早期教育的方法
4.1身教重于言教
0-3岁的婴儿对于语言的理解有限,他们获得信息最大的来源主要是观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HD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