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理解价值观变迁:理论、方法及其当代意义》,欢迎阅读!

理解价值观变迁:理论、方法及其当代意义
韩瑞波
【期刊名称】《理论与改革》 【年(卷),期】2018(0)1
【摘 要】价值观变迁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由英格尔哈特提出,并在之后长达数十年的价值观调查研究中加以丰富和完善。该理论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经济发展引起价值观的变革,价值观变革的结果则是整个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一核心理念同样适用于解读当今西方社会的政治格局,如社会意识形态的极化趋势,竞争性政党更加明显的政策差异,日渐兴起的民粹主义思潮以及生活质量问题进入政策议题等等,种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我们没有觉察到或者不愿意承认的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最终会反映到政治结构中来,并对现实的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总页数】9页(P114-122)
【关键词】价值观变迁;英格尔哈特;价值观调查;物质主义;后物质主义 【作 者】韩瑞波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D64 【相关文献】
1.以理论普及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伟大奠基工程——深入理解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J], 韩秉成;吴锁
2.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变迁——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发展进步、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建设之路 [J], 陈立旭
3.社会批判的互主体性逻辑及方法论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批判理论的当代理解 [J], 张永庆
4.翻译的意义理论和理解理论分析——《新编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评价 [J], 陈芳
5.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建构的意义 [J], 侯惠勤;姜迎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4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