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丽江市妇联特色亮点工作材料》,欢迎阅读!

丽江市妇联特色亮点工作材料
一、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努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丽江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为丽江旅游地区的农民带来了发展机遇。丽江市各级妇联围绕全市实施的“旅游先导”、“旅游主导”战略,结合妇联工作的职能,注重发挥基层妇女工作组织的作用,以“四大主体活动”为依托,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从家庭入手,以提高妇女素质和增强技能为目的开展工作,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到丽江经济社会建设中,在推进民族旅游、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1.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妇女小组的主导作用,在“家”字上着力,以“妇女之家(学校)为阵地,依托“双学双比”、“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美在农家”等创建活动的开展,利用墙报、标语、散发小册子等形式抓好“发展”、“维权”“文明”“健康”等主题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家庭成员树立懂法守法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健康文明意识、和睦相处意识、男女平等意识,倡导建立乡风文明、村民互帮互助的和睦大家庭,引导妇女增强民主意识,鼓励她们走出家门,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和经济建设。
2.狠抓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妇女的素质。
为顺应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妇联组织依托妇女之家(学校)开展知识讲座,法律讲座,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她们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平,直接关系一个家庭和一人村的发展。各区县妇联充分利用妇联组织的网络优势,层层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全面培训农村妇女,做到“五到农家”——增收致富到农家、文化科技到农家、文明新风到农家、环保节约到农家、普法维权到农家。一是政策法规培训。面向农村妇女和家庭,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政策法规、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和形势教育,引导农村妇女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推动生产发展,创造美好生活。二是技能培训。根据现代农村妇女发展的需求及各乡镇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实际,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发展旅游产业的村镇,注重对当地妇女进行普通话、仪表仪容、旅游接待、厨艺和传统手工艺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对以种植、养殖产业为主的村镇进行科学种植养殖的科技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不断提高了农村妇女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培育和造就新型女农民,引领妇女参与旅游发展,打造旅游品牌,树立旅游名城典范,促进家庭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妇女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3.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妇女创业就业。
依托“小额信贷”、“妇女循环金”、“贷免扶补”、SPPA等项目,扶持农村妇女参与生产发展。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其它产业,涌现出了一批创业女能手。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实施“香港回归扶贫”循环金达210万元,分别在57个乡镇97个行政村中,帮助1068户家庭共4103人,实现了脱贫致富。多年在玉龙县实施的SPPA项目共发放贷款75582笔,共计932.94万元,使6638名妇女和2571名儿童直接得到了实惠。多年来,各类项目资金累计达到达到2240.8万元。
在党委、政府和妇联组织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市很多村镇通过开发乡村旅游,甩掉了“困难村”、“问题村”、“落后村”的帽子。我市玉龙县玉湖村妇女积极参与到村里的旅游事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形成了邻里和睦、民族团结、乡风文明、社会稳定的新气象,成为全市“生态、文化、旅游、和谐”的示范村。古城区安乐村妇女通过旅游接待、厨艺培训,利用便利的地理条件,家家户户开办农家乐,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休闲接待村。宁蒗县永宁乡温泉瓦拉比村在妇联组织的扶持和引导下,全村妇女都参与到摩梭传统手工艺品纺织队伍,传统的手工纺织工具简单,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妇女们利用空闲时间纺织,又不影响农活及家务劳动,既无需外出,又可以增加经济收入。2008年,以“云南省双学双比女能手”“阿七独支玛”命名的商标成功注册。随着泸沽湖旅游业的发展,摩梭传统手工纺织品开始走入了旅游市场。现在,纺织厂不仅发动瓦拉比村68户人家的168名妇女参加,还带动了周边几个村子(含四川边界的村子)的彝、汉、普米等民族的妇女们参与。现从事手工纺织的妇女已有一千多人,她们月人均收入300——3000元。
二、加强妇女维权站建设,打造维权工作新格局
为深入贯彻省妇联建立健全妇女维权网络,推进妇女维权站进入综治中心、妇联主席进入综治领导机构、妇联维权专干进入综治工作领导班子,来信来访联接、矛盾纠纷联排、维权服务联动,加大基层维权阵地建设的相关精神,今年,丽江市妇联把维权站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推进全市基层妇女维权工作站建设,建立健全了从区县到乡镇到社区(村)三级较为完善的维权工作网络,畅通妇联组织维权渠道,为全市妇女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维权服务,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立了180个妇女维权工作站。
各区县借助创造平台,从加强妇联维权工作入手,建立和完善妇联维权工作机制,实现维权工作新突破。古城区在区妇联及9个乡(镇)办事处建立10个妇女维权工作站的基础上,在村、居委会设立妇女维权维稳群众工作室,聘请了由村、居民小组的妇代小组长兼任的妇女维权维稳群众工作联络员483名,负责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掌握社情民意,排查不安定因素,及时受理本辖区内的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及其它民事纠纷,并实行“以案定补”的奖励办法,切实推动了基层妇女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华坪县、宁蒗县也加强了妇女维权站建设工作,在乡(镇)、社区(村委会)一级建立了妇女维权工作站。
基层妇女维权工作站的建立是丽江市妇联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具体行动,同时也是探索社会化维权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维权站的建设,使维权战线设在了最前沿,把问题解决在了最基层,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为广大妇女群众提供了便捷服务。维权网络的建设与加强,拓宽了妇联维权渠道、使维权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为妇女依法维权的效率和能力明显提高,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工作
按照全国妇联、省妇联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工作。一是加强调研,不断提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妇联摸底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11年6月底,我市共有农村留守妇女8636人,农村留守儿童13985人,并对全市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存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了解,形成了调研报告,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的思考和建议,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打下了基础。二是结合实际,围绕我市留守妇女儿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各具特色的关爱服务,对留守妇女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搞好生产,抓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71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