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曲阜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曲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类型 院(系) 指导教师 姓 名
张忠梅
理论 文学院 曹志平
年 级
窥视《西游记》形象体系背后的文化意蕴
题目来源 专 业 职 称 2009级
学 号
自选 汉语言文学
教授
2009140328
一、立题依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或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等)
《西游记》是神魔志怪小说的经典巨著,其蕴含内容也非常丰富,学界已有多种论著专论。近十年来,对《西游记》文学形象与文化意涵的研究,也有不少成果:学者马跃发表于《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的《猪八戒形象的文化意蕴及理性思考》一文,探寻出猪八戒形象的文化、思想、审美意蕴进而引发对其的理性思索;学者张斯发表于《人文论坛》的《<西游记〉中神仙形象的隐喻》一文,主要是运用隐喻的手法研究神仙形象,探究出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理解以及对生命延长的渴望;学者石麟发表于《淮海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的《〈西游记>的多重意蕴》一文,则是从生活、传奇、审美、哲理四个方面来解读其多重的文化意蕴;学者蔺九章发表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9月第34卷第5期)的《〈西游记〉中的“食色”叙事形态及其文化意蕴》和学者李宇林发表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月第24卷第1期)的《试论<西游记>的自然环境描写及其文化意蕴》,则分别具体对“食色”叙事形态、自然环境描写的文化意蕴进行解读。 通过梳理学界研究成果,进一步细读原作,我发现从形象体系这一角度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意蕴,不仅可收管中窥豹之效,更能揭开作者精神世界的冰山一角。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本文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具体以《西游记》中的形象体系为观照窗口,从以孙悟空为代表的社会中下层人民的进步势力、以神祇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派势力、以妖魔为代表的贪官劣绅等的社会恶势力三个维度解读作者赋予众多人物形象中的特定意义,探究作者笔下的小说不仅仅是师徒西天取经历程的描写,更揭示出人类个体的生命追求、现实生活的世俗风情、人性评判的民族审美特色,从而揭开《西游记》丰富意蕴的冰山一角。 三、研究方案
引言:介绍选题意义,交代论文主要内容和思路。
论文主体部分分三部分从三个维度分别阐述小说作者在形象塑造背后的文化意蕴: 一、“人"之维度的生命追求
首先阐明形象体系的一维是以孙悟空为代表的社会中下层人民的进步势力;其次以孙悟空为例,阐述作者对生命的独到理解和整体看法;最后表明这里融入了作者真实的生命体验。
二、“神”之维度的世俗风情
首先讲,形象体系的一维是以神祇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派势力;其次谈政治、日常生活中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生活化”的表现;最后总结,作者在“生活化”的描写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卷.
三、“魔”之维度的丑恶人性
首先阐明,形象体系的一维是以妖魔为代表的贪官劣绅等的社会恶势力;其次,在分析妖怪兴风作浪的四种动机的过程中,解读其恶的本性;最后,总结出虽然吴承恩是描写形形色色的妖魔,但实际上却是影射当时官员扭曲人性肆意压榨百姓的丑恶人性。
结语:论文总结。 四、论文进度安排
2012年8月—2012年9月:与指导老师讨论后完成论文选题,确定研究方法,并查询和阅读相关资料,做好开题准备。
2012年10月: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确定论文思路,完成论文提纲与开题报告,进行文献检索、调研,完成文献综述,开始论文初稿写作。
2012年11月—2012年12月:完成论文初稿,并在指导老师审阅后修改论文。 2013年1月:准备中期检查,进一步修改论文。
2013年2月—2013年4月:修改论文,并核对资料、完善格式,形成终稿。 2013年5月:经指导老师审阅、交换评阅通过后,完善各类表格,进行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陆钦.名家解读《西游记》[Z]。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1.
[2]诺思罗普·弗莱,陈慧、袁宪军、吴伟仁。批判的剖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3]张强,范新阳。世俗历史的真实写照:说明清小说[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9。 [4](明)吴承恩 著:古众 校点。西游记[M].济南:齐鲁书社,1991:4. [5]陈文新,阎东平.佛门俗影:《西游记》与民俗文化[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5。
[6]孙逊.明清小说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李希凡。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8]吴圣昔。启示深邃 耐于玩味——论《西游记》的哲理性[J].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明清小说研究》(第二辑),1985. [9](汉)许慎。说文解字[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汉)刘熙。释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1]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一册)[Z]。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19829. [12]袁世硕.文学史学的明清小说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99.2. [13]陈鹤。明纪·世宗纪[A]。四部备要(第43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9。 [14]吴承恩。禹鼎志序,刘修业辑校。吴承恩诗文集[Z]。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1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
---------------------------------------------------------精品 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6p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