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

2022-12-04 04:1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欢迎阅读!
幼儿园,特点,活动,教育
精品文档

幼儿教育活动的特点

1幼儿教育活动的特点:整合性、生活性、趣味性、动态性。 2幼儿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幼儿教育活动的结构出发;…特征出发,内容领域出发;…性质出发;…组织形式出发。

3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4学习理论幼儿教育活动设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幼儿教育活动设计认知派学习理论幼儿教育活动设计教学理论

5、认知派学习理论幼儿教育活动设计:认知派学习理论主要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主要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

6、加涅和布里格斯认为必须强调四个前提条件(1)必须为个体而设计2)设计应包括短期和长期阶段(3设计应实质性的影响个体发展(4设计必须建立在关于人们如何学习的知识的基础上。 7、关于皮亚杰四个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16

8、皮亚杰认识的三个特点:1.出现顺序不变(2)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图示(3)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的延伸和发展

9教学概念模式可分为(1)卡罗尔学习模式(2)任务中心模式(3学习者中心模式。

10、卡罗尔学习模式:学习程度=(实际使用的学习时间/学习所需要的时间) 11、卡罗尔模式的五个变量:1学习机会,2学习者的耐心和毅力,3)学习者的理解力,4学习者的能力倾向,5教学质量,前两个变量决定学生实际使用的学习时间。后三个变量决定学习所需要的时间。

12教育活动内容的编排:布罗纳提出的螺旋式编排教育活动内容的主张;加涅提出的直线编排教育活动内容的主张;奥苏贝尔提出的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教育内容的主张。

13幼儿教育活动内容的设置与编排:(一)从兴趣入手..兴趣即是活动的内驱力也是出发点,兴趣是基本要素,但也不乏虚构兴趣的存在,虚构兴趣分(1)强加的安置(2)点缀(二)从经验入手。一切学习都是在学生知识背景下的学习可以理解为:用原来的知识经验尝试去解释新知识(三)从教材入手。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共有的材料,教材也是教师选定教育活动内容的主要依据之一(四)从联系入手。 1)纵向联系分:上位知识和下位知识(2)横向联系属于并列 14、教师从教材入手进行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定应注意一下两点(1)对一个活动内容或作品素材尽量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挖掘和内容设计2)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分析教材内容所蕴涵的核心经验,从而设计出为幼儿所需要的活动内容。 15幼儿园环境及作用:(一) 幼儿园环境的分类。1)从其存在的形式来看分为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2)精神环境,主要包括集体氛围,活动气氛,园风,师生关系,教师的教风和人格特征(二)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作用;1 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2 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16、如何在实际环境创设中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1)教师要激发幼儿参与环境布置活动的需要(2)教师要指导幼儿的环境布置活动(3)教师可引导幼儿欣赏环境布置

.


精品文档

17幼儿教育活动环境创设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2)参与性原则(3)可变性原则(4)安全性原则

18环境创设的可变性包括两个方面含义:1各种设施在空间设置功能上可随教育活动的需要而变化(2)布置的环境内容并非固定不变应随活动主题,节日季节等的变化而变化。 19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一)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1)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2)教师应尊重和关爱幼儿3)建立新型的师友关系(二)帮助幼儿建立有好的同伴关系;(1)教师要为同伴交往创设有利条件2教师要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3)教师要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1教师应经常表扬鼓励幼儿2)教师应持肯定支持的态度(3)教师应多接纳,多欣赏。 20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的基本原则:灵活性原则、主导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21、师幼互动关系的内涵: (一)师幼关系的基本特征。1)师生关系是相互平等和民主的关系(2)师友关系是相互依赖和接纳的关系(二)师幼互动的作用。1)有小的生生互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2)师友互动是有效教学的实施的途径(3)教师在不同情境中与幼儿之间在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有效互动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直观而形象具体的范例(4)师幼互动是来自教师与幼儿双向的相互作用和影响(5)由于师幼互动中的教师角色和幼儿角色的特殊性在良性,和谐,平等的互动中能够使幼儿产生对教师的情感依赖(三) 师幼互动的类型与基本模式。1)根据互动参与主体的不同可以将互 分为教师与群体幼儿之间互动,教师与小组幼儿之间互动教师与个体幼儿间互动(2)根据互动发生成场景的不同就可以将互动分为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游戏中的互动和生活活动中的互动(3)根据互动发起者的不同,可以将互动分为教师主动发起的互动和幼儿主动发起的互动(4)根据互动发起者的不同可以将互动分为正式的互动和非正式的互动。 22、有效师幼互动的支持策略:(一)激励式互动策略(1.)情境感染(2)语言催化(3)情感分享(二)追随式互动策略(1 环境创设(2)变换调整(3(耐心等待(4)及时反思(三)挑战式互动策略(1)问题质疑(2)启发思考3)推动深化。

23幼儿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尊重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情境性原则、个别化原则。

24幼儿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对幼儿学习的评价、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对教师“教”的评价。

25、对教师“教”的评价:(一)对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统一性、整合性、针对性、 操作性)();教育活动内容的评价(1)适宜性,有效性(2)针对性,挑战性3多元性,整合性4自然性开放性(三)教育活动方法的评价1适宜性(2)有效性(四)对教育活动环境材料的评价(1)相宜性,启发性(2多样性,开发性。

26幼儿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从老师角度考虑)(一)幼儿学习的评价1幼儿教育活动带参与度(2幼儿的情感态度(3幼儿学习方式(4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互动程度(5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能力(6幼儿学习习惯。 27试述探究式学习模式用于幼儿教育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一)满足儿童探究的本能使其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1)为儿童提供亲身探索主动发现和创造学习环境(2)在不断的探究活动中引导儿童拓展探究范围,学习并获取更有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5BX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