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必修三第九课知识框架》,欢迎阅读!

历史必修三第九课知识框架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一、从《诗经》到唐诗 (一)《诗经》
1,内容: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战国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3.地位:我国第一部诗欲总集,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二)楚辞
1.形成:腓原以南方t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开创了新诗歌体裁——“楚辞",又称“紧体”。
2.特点: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3。《离骚》是楚碎的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风骚"(《诗经》、楚辞)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两大源头。(三)汉赋 1,汉赋;汉朝时。以楚辞为基础,r诗平文的综合文体。
2。特点;词藻华丽。于法夸张,表现山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 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 (四唐诗)
1_原因: (1)唐代国家统一,开放与懿荣的社会环境。 (2)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
2。发展概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G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