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的思考

2024-01-17 16:3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的思考》,欢迎阅读!
统战工作,少数民族,思考,加强,高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的思考

作者:李忠远 张晓娜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3年第03

当前形势下,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充分认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和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找出对策和方法,有的放矢地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统战工作

高校 少数民族学生 统战工作 对策

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大学生的统战工作,应是党的统战事业的基础和源头。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是值得关注的群体,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

一、当前形势下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打击国外敌对势力的嚣张气焰。当前,国内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而国外敌对势力把民族、宗教问题作为向我国进攻,干涉我国内政的有力武器。在此背景下,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促进民族交融,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和党一条心理想信念坚定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和合格建设者,既是对维稳大局的重要贡献,也是对国外对势力的有力回击。

二是有利于防范民族分裂势力的渗透。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争取人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同分裂势力、敌对势力的不懈斗争,对于维护安定团结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具有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双重使命。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能够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民族的热爱之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成长成材的动力,能够激发他们对实现民族兴旺和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和现实情况 1.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值得归纳

可以用五个具有来归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一是大多具有民族宗教信仰;二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三是具有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四是具有较强的权益保护意识;五是具有较强的自尊心。

2.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总体积极向上,但个别心存迷茫;第二,融入大学主体生活存在现实困难,容易产生封闭和自卑心理;第三,学习基础较差,学业压力大;第四,生活艰苦,经济压力大。 三、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统战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1.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机制

各高校要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学校党委直接领导,党委统战部牵头,宣传部、学生处、公安处等部门配合参与,各基层院系党组织联动的工作网络,形成工作合力。及时研究问题,反信息,解决难题,化解矛盾,促进校园和谐。

2.既要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又要大力搞好民族宗教法制宣传

各高校要坚决贯彻执行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但是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国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介加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宗教渗透的严峻形势,大力加强民族宗教法制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校园网站、电台、电视台、校报、期刊、宣传板报等宣传阵地加强民族宗教法制宣传,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宗教本质的正确认识,寻求各民族共同价值。

3.在政策上既要适当倾斜,又要避免保护性歧视

适当的政策倾斜,能够体现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关心和关怀,如优先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减免部分学费、适当降低成绩标准,等等。但是更应遵循公平原则,和其他学生一视同仁。在涉及违纪、作弊、打架等问题时,不能一味姑息迁就,该处理的一定要按校规校纪公正处理,避免保护性歧视

4.实行一体化管理,促进各民族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要树立各民族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理念,实行一体化管理,要将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按班级随机混编宿舍,一起上课,混编座位,加强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各民族学生互相了解,结成深厚友谊,形成共同价值观,更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快速适应新环境,早过语言关。

5.以活动为载体,增进民族感情,构建和谐校园

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具有自尊心强、民族归属感强烈的特点。要因势利导,多搞活动,加强感情投入,要重视做好重要民族节日的各项工作。在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节中加入民族文化周,在艺术节、社团节中注重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能歌善舞的特长,充分展示自身才华,促进民族文化的沟通交流。

6.体现人文关怀,切实为少数民族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要调动和整合资源,解决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和心理困难,增强情感纽带。针对经济困难,要建立和完善奖、勤、助、学、贷、减、免、补的资助体系,有条件的可以设立少数民族专项奖、助学金。针对学业困难,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标准,避免挂科过多,影响积极性,同时开展优秀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活动。针对生活困难,要不断完善高校清真食堂建设,解决清真不清问题,同时给予一定补助,提供平价、低价清真食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困难,要依托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辅导,建立健全心理问题预防和应急机制。

7.既要注重发挥正式群体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

正式群体主要是少数民族学生所在的党、团组织、班集体、学生会和社团等。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将少数民族学生优秀分子吸收其中,抓紧培养,建立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习成绩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干部队伍,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非正式群体,是指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以兴趣、地域、民族等为基础,自发形成的松散型的小圈子。例如,某某地区同乡会、某某民族联谊会等。这些组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影响力量巨大,必须加强教育管理和引导。

参考文献:

[1] 石勤,王秀彦,晋媛媛,王立勇.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统战工作浅析[J].统战工作论坛,2007,(1.

[2]李长浩.加强高校预科班少数民族学生统战工作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3上).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4C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