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发展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以台湾地区为例》,欢迎阅读!

社会发展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以台湾地区为例
钟华
【期刊名称】《青年探索》 【年(卷),期】2012(000)005
【摘 要】现代人的犯罪可能性将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趋于上升甚至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但学界就上述“年龄一犯罪曲线的形状是否随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和犯罪类型而变动”始终存在激烈争论。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变动性’观点,即年龄与犯罪的关系将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等条件产生变化。本研究以1966~1991年间的台湾地区为例,试图探索社会发展是否有可能增加青少年犯罪,并进而改变年龄一犯罪的曲线分布。描述性统计及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财产犯罪,台湾的年龄一犯罪曲线随着社会发展逐渐转移到更年轻的年龄分布,因为现代青少年有着更多的角色焦虑并且处于经济边缘化的状态,但这种社会变迁并没有影响暴力犯罪的年龄结构,这可能部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 【总页数】7页(P20-26) 【作 者】钟华
【作者单位】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D669.5;C913.5 【相关文献】
1.公安机关防治青少年犯罪现存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借鉴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经验2.标签理论的辩证分析新视角--以标签理论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为例3.台湾地区青少年犯罪防治对策及启示4.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5.客观归责理论对台湾地区实务判断因果关系的影响——以台湾地区“最高法院”96年台上字第5992号判决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z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