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泥条头像 教学反思(王露附小)》,欢迎阅读!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准备参加区级交流的课。作为执教者,我首先根据自己对课程改革精神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但是在试教的过程中,却不断出现棘手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等方面都没有达到我预先设想的效果。之后我将组内老师们的意见集合起来,从几方面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在每次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灵活的调整。下面将整个过程进行一个梳理。
本课应完成的基本目标是初步引导学生进行立体造型的创作。通过学习搓、盘对废旧瓶子进行装饰美化。让学生玩的开心,最后在对立体头像进行教学。
通过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之后,我把本课的侧重点放在了人物五官和表情上。其中重点定为抓住人物表情特点,用泥塑的方法大胆、夸张地表现。难点定为作品设计新颖、表情生动有趣。
课堂虽然只有短短的40分钟,可是如果让学生走40分钟的直线,他们的兴趣点就会下降,课堂的时效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们的美术课需要用不同的学习内容来调整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集中注意力了,可是他们的注意力还无法达到成人那样的持久,所以我在安排每个教学环节时都在思考:这样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吗?内容安排合理吗?学生的兴趣又该如何去保持呢?基于这样的考虑,整堂课中,我始终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融合起来,进行分段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学会“玩”。
一开始让学生变废为宝,给废旧的瓶子穿一件花衣裳,首先了解不一样的盘法,有横着盘、竖着盘的、螺旋盘等,然后让学生进行一场搓泥条、穿花衣的比赛,并出示比赛要求,一开课并不是让学生听老师讲,而是让他们玩,在玩中学习搓泥条,盘泥条。教师在巡视中进行个体指导。 2、体验“趣”。
在教学时间过去将近一半时,学生开始出现了疲劳,所以我精心安排了精美
的泥条头像的图片欣赏,让学生体验泥条头像的“趣”有表情丰富的、色彩艳丽的等等。而不是高强度的动手操作。通过图片的欣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既让学生对头像的完整性有了深刻的体验,为他们下一步完整的头像制作提供了参考,也让学生紧张的心理得到了暂时的舒缓、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兴奋状态积蓄了能量。但这短暂的舒缓、回落并不是让学生的兴奋点跌落回上课前的水平,所以欣赏的作品必须是精美的,能抓住人的眼球的。 3、收获“美”。
在本节课第一阶段完成之后,最后进行第二阶段的创作,加五官和头发,在学生心目中,立体作品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一开始采用了搓泥条缠绕瓶子形成立体造型的方法,化解了本节课的难度,让学生产生了兴趣,由于头型和五官表情的多种变化,泥条头像千姿百态,因此也产生了许多有趣的形象,所以在这节课上我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大胆想象与丰富的色彩结合的方法来突破本课的难点,设计一个或多个新颖、生动富有想象的泥条头像。
在教学中构建了“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媒体互动”为原则,通过让学生“动”眼观察欣赏,“动”口交流产生新知,“动”脑思考与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喜欢一门学科,在这门学科中有所收获。
美术组 王露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3G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