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标准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欢迎阅读!

《标准化概论》教学大纲
Standardization
课程代码: P0153000 总学时(理论+实践): 16+0 学 分: 1.0 课程性质: 校选修课 课程类别: 文化素质课 面向对象: 全 校
先修课程: 无 课程归属单位: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标准化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研究、生产实践、贸易交换和技术交往中的基础作用日显重要。标准化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是企业进行生产的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将技术转换到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是我校的一门特色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们头脑中建立起标准化思想,了解标准化对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的意义,掌握标准化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标准化工作的方法,了解国际标准化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体现标准化思想、更好的从事标准化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 绪论 主要内容:标准化的发展历史及我国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及标准化。
基本要求:了解标准化的发展历史、我国的标准化概况;理解标准化的内容和作用;掌握标准及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标准的种类和标准体系
主要内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标准体系。
基本要求:了解我国标准体系的构成;理解企业标准体系;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3 参数选择和参数分级
主要内容:一般数值系列;模数制;E系列;优先数列。
基本要求:了解一般数值系列、模数制、E系列;理解参数选择和参数分级的理论、掌握优先数和优先数列。
4 标准化的形式
主要内容:简化;统一化;模块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
基本要求:理解简化、统一化、模块化,理解系列化、通用化和组合化的概念,了解简化、统一化、模块化,理解系列化、通用化和组合化的应用。
5 标准的制定 主要内容:标准制定程序;标准构成和层次;标准实施;标准复审。
基本要求:了解制定标准的原则,标准的实施方法,标准的复审,理解国家标准的制定程序,掌握标准的构成和层次编排。
三、课程教学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
1 标准化概述 2 标准种类和标准体系 3 参数选择和参数分级 4 标准的形式 5 标准的制定及实施
教学时数
2 2 3 3 6
四、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无
五、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类别:考查 2、考核形式:开卷
3、成绩评定:百分制:平时30%,期终考试70%。
六、推荐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推荐教材:李春田主编:《标准化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年1月。 王敏华主编:《标准化教程》,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年8月。 2、主要参考书: 王忠敏编:《标准化新论》,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年8月。 沈同主编:《标准化理论与实践》,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年8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K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