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

2022-10-27 01:09: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善制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欢迎阅读!
制约,权力,完善,机制,运行
完善制约机制 规范权力运行

张爱剑



2012年第12 ——党的建设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这是保证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近年来,鄂州市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建立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有效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一、科学配置权力,明晰权力边界。鄂州市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先行先试”的勇气,建立科学的权力结构,加快建设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实现权力配置科学化。一是合理分权。结合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大部制改革,明确各相关部门间的权力、责任,实管办分离、管采分离、管审分离,将原来由一个部门行使的权力分解到不同部门行使,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实行权力分解,避免集“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于一体的现象发生,构建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针对“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健全“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干部人事、建筑工程、物资采购的“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规范“一把手”与副职之间权力与责任,降低腐败风险。二是适度放权。按照综合改革示范“一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除市一级确需保留的审批项目外,其他审批权力全部下放。对于那些可以依法直接办理、无需自由裁量、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则直接下放到社区。目前,46行政审批项目下放到功能区,33项审批服务事项下沉到社区。结婚证、生育证、就业失业登记证、社会救助证等911种便民服务证件,可直接在社区办理,实现了 “村民不出户,就能办成事”。三是有效集权。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全面归并行政审批职能,在全市31个部门成立行政审批科,将多个审批职能向一个审批科室集中,将审批科室前移至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集中承办审批业务。积极探索“一级中心分层管理”的模式,设立主中心—分中心—中心代理窗口,将全市74行政批事项全部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集中受理、办理,实现审批项目、审批权限、审批人员向服务窗口集中,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审批、一单式收费”。在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改革工作中,着力建立大纪检工作格局,对派驻纪检监察机关实行综合改革,分块履行监督职能,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整体效果。

二、完善制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鄂州市从制约和监督权力入手,切实预防腐败风险。一是健全阳光示权机制。实行决策过程公开,对政府的投资工程建立重大项目决策听证、风险评估、信息反馈等制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决策前的酝酿和决策后的结果都进行公开,及时纠正决策中出现的偏差。实行执行过程公开,在行政收费方面,将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等全面公开;在行政处罚方面,实行先行告知制、首过不罚制、预警处罚制,做到以罚促改、以改促罚、重在整改。实行权力运行结果公开,对权力运行的阶段性结果和最终结果都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光权力运行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针对以上公开内容,建立和完善各类行政权力公开制度120多个,公开各类信息7630多件,媒体曝光权力运行中违法违规行为17件。二是健全流程控权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流程控制和过程管理深入开展行政职权清理,编制行政职权目录,给政府部门开具“权力清单”优化行政职权运行流程,为权力行使提供“操作标准”提高权力运行效能。目前,已清理行政职权3300多项,行政服务事项440多项,梳理行政职权流程5800多个。三是健全责任控权机制。积极开展部门绩效评估。根据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岗位权力运行情况的绩效评估,推动工作责任落实和依法用权、规范用权。大力开展专项绩效评估。对有关民生公共服务项目加强绩效考核,按资金使用、项目绩效、干部业绩等情况建立分类评价制度对项目资金是否被挪用、截留,项目实施预期功能及社会效益是否实现,相关干部是否履职尽责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提高项目实施的投入绩效、运行绩效和结果绩效,努力实现项目建设效益最大化。四是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健全领导干部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等,完善配套措施,增强可操作性。制定出台《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规范性文件,对权力运行过程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严格问责。仅今年的问责对象就比去年同期增加270%

三、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实效。一是注重科技监督。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察系统建设,构建行政职权运行暨廉政风险在线监察平台,电子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行政职权运行的监管之中,实行重点环节实时监控、风险环节预警前置,促进行政职权运行规范效能提升和预警防控。目前,我市电子监察系统已对市、区行政服务中心、7个分中心和5个试点社区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实时监控、全程监察、预警纠错,基本实现了省、市、区、社区四级电子监察系统互联互通。专门研发了市场准入和项目建设两个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电子监察系统,对进入“绿色通道”的19个重大项目并联审批情况进行实时、全过程的监察,实现了项目审批全时、全程、无缝隙的监控,有效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二是注重合理性监督。针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结合实际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在自由裁量种类、幅度等方面作出细化量化规定;稳妥推行行政处罚案例指导制度做到同城同案同罚,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空间。三是注重全程监督。拓展监督内容,不只局限于对行政机关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以及公务员违法违纪问题的监督,城乡一体化中的项目建设、商引资、旧城改造等重大事项着力监督。延伸监督阶段,转变以“查错纠偏”“事后惩戒”的事后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把监督向事前防范和事中监督延伸,实行全程监督和过程控制。四是注重舆论监督。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快、信息量大、受众面广等特点,通过网络举报网站、博客等平台,建立网络舆情收集、评估和处理机制,开辟网络督新途径。畅通舆情、社情表达渠道,建立健全网上投诉查处、举报人信息保护和奖励等制度,为监督者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今年以来,开办电视问政栏目《焦点面对面》17期,对影响发展环境“八个重点问题”的相关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办,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五是注重民主监督。加强廉政宣传和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工地活动,营造崇廉尚廉的良好风气,形成敢于监督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农村基层民主实现方式,严格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事务公开,设立村务监督组织,保障农民群众对村级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建议权、议事权、表决权。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纠正损害农民权益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保障各项惠农政策和资金落到实处,使农民在自身受益的同时,增强监督主体意识,自觉参与监督。

(作者单位:中共鄂州市纪委)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Ne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