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2022-12-04 21:04: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欢迎阅读!
古诗词,有效性,提高,教学,如何
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刘书英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18

【摘 要】当前,古诗词教学存在形式化、浅表化、平庸化、功利化趋向,古诗词教学去了诗意和灵性,课堂效率低下,为了改变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情读美读,贯穿始终;二、平等对话,智慧引领;三、激扬文字,以文现诗。 【关键词】古诗词 教学 有效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思想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品读鉴赏古诗词,既可陶冶学生的性情、激发灵感,又能提升他们的素养、烛照人生。

然而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些教师的教学要么过于形式化,要么过于功利化。形式化指的是教师过分关注科技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让音乐、绘画这些本该作为语文学的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喧宾夺主,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在文字里徜徉,把古诗词课上成了音乐课、美术课、电影欣赏课等,这样的语文教学过程确实了,但同时也上了,最后学生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功利化指的是古典诗词的教学在一些教师眼里成了高考试题的复习和演练。诗词鉴赏教学变得简单化和程式化,教师引导下学生对诗歌的感受、理解、体悟、联想、想象等精神心灵活动被消解,鉴赏活动停留在为应试而作的内容分类、术语套用的层面,呈现浅表化和平庸化的局面,这样的古诗词教学完全被高考绑架,失去了诗意和灵气,学生很难在这样的课堂上得到美的享受,又何来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呢? 那么,该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呢?如何让学生爱上古诗词,让优秀的文化遗产真正滋养他们的心灵和生命呢?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情读美读,贯穿始终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形象地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即有表情地朗读、吟诵课文,要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一代文豪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诵读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高声朗读或密咏恬吟中,读者往往能逐步感知诗歌气势与风格,进而打通品味作品内涵和神韵之道。


很多教師让学生读的目的就是背诵。往往正音以后就不再指导朗读,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读,去背。学生把读,视为负担,读得无味,背得吃力,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笔者认为诗词诵读应注意以下几点:

1、层层深入地读。读诗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例如:初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读,想象画面,理解诗意;三读,感悟情景,读出诗情;四读,了解背景,明白诗志。 2、形式多样地读。初读,教师可以采用教师范读,点名朗读等形式来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通诗句。对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了解后,可利用多媒体来指导全体学生感情朗读。当以背诵为目的时,可以进行小组接力读,个人竞赛读,对有些诗歌还可以边演边读。 3、入情入境地读。当学生对全诗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用情感催化剂般的语言来撩拨学生的心弦,利用多媒体课件,辅以音乐或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二、平等对话,智慧引领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走进诗歌的意境,对作者的情感经历与想象活动进行再体验,再创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体验和理解。强调学生要有自己的疑问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 如何让学生成为诗歌鉴赏课的主动学习者、体验者、鉴赏者,笔者认为:

首先,要做足课前功课,让学生能说。一方面是学生要做足预习的功课,这样他们就会有表达的欲望和争论的底气,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是教师要认真进行师本对话,要学生入,教师要首先入。教师要认真地阅读文本,研究文本,并在研读中进入诗歌的意境。亲身体验进入意境有哪些阻碍,有哪些曲折。这样才能为学生巧妙地预设问题,引导学生登堂入室。

其次,要构建民主课堂,让学生敢说。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居高临下者为平等对话者,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组织者,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充分体现课堂民主,让教学程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最后,要巧妙引领适时点拨,让学生会说。为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参与到对同一个问题的关注、思考、讲解和辩论之中,并在交流中巧妙地推波助澜,一旦发现学生思维上存在浅滩、暗处、误区,就立即追问,帮助他们将思维趋向纵深、明朗、正确之处。


例如,笔者在教授《春江花月夜》一课时,发现学生赏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景的特点只停留在壮阔这一点上,于是我引导学生对该句中的字进行赏析,先让学生联想带有字的其他诗句,学生列举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些句子。之后追问学生诗中为何用而不用,经过学生的合作探究,他们发现张若虚用字不仅写月亮,还写了潮水,月亮诞生了,海潮跟海日共生共长,共同嬉戏,这景不仅阔大,还富有生机、生趣。一个字,曼妙了气氛,摆脱了固态的讲解,让课堂充曲线之美

三、激扬文字,以文现诗

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其最高层次是创造美,而用诗意的语言去表达思想,用丰富的想象去再现诗情画意,是培养审美创造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诗词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如果引导学生将凝练的诗词句展开,再进行丰富的想象,就会变成一个优美的散文片段,定能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 例如,笔者曾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诗词进行再阅读和鉴赏,并选取其中某一句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改写。有学生选择的是柳永《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小作者发挥联想,笔下呈现出:一堤风月雾朦朦,水漪层层,枝袅清风舞。柳烟里,丝丝缠缠,拂水飘绵。飞花漫漫,杨柳飘飘。是他,伫立江岸,低吟离绪……。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将所学诗词转化为自己笔下的精美语言,成为纸上一个个跳动的七彩音符,文采飞扬,学生创作的成就感极强。

叶嘉莹教授说:古诗,曾经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怀和修养,中国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在我看来,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用处,也就在于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联想并更富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心灵。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用我们一颗灵动的心去触动每一位学生的心弦,让我们为学生打开智慧之门,让古诗词的光辉真正照耀他们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王毅《语文教学通讯》2016-6-40. [2]《浅析古诗词鉴赏有效教学策略》邱首鹏《中学语文2017-3-25. [3]高中古诗文教学人文精神教育对策研究》李春《高考2016--3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eg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