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种子课》-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欢迎阅读!

读《种子课》-如何把握教学目标
这周在平时业余时间阅读了关于“如何把握教学目标”的章节,颇有收获。 一、关于课改
俞正强老师梳理了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经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老师们都知道,教学目标是整堂课的脉络,也是开始也是终点。但是从目标提出的要求到真正实施到每一堂课,却是由一段很长的距离要走。其操作性对于我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那具体如何达到“四基”的教学目标,就要从每堂课的实施与教学设计上去真正下功夫、真正完成。
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对标到教学目标中就是“知识与技能”,是真正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隐性知识对标到教学目标中就是思想、是方法、是经验、是情感、是价值观等,不可测量但可感受的存在。
俞老师在书中给出了关于“显性知识”与“隐形知识”之间的关联 第一,它们是不可分离的
第二,在显性知识的传递中也同时完成了隐性知识的传递,我的理解是显性知识是表象,而隐形知识才是内涵
第三,隐性知识是包含在显性知识当中的,我的理解是要想传递隐形知识,必须要由显性知识做外衣。
如果孩子在我们传递显性知识时却体会不到隐形知识,那这节课必将是枯燥、乏味的,也必将是效率极低、浮于表面的。 三、如何实现隐性知识的传递
俞老师以“厘米的认识”为例,阐述了如何让还孩子在经历中体会到隐形知识。主要的着手点就在于孩子的“体验点”,如何体验就是要通过“比较”来感受。比较标准与不标准,比较简便与不简便,等等。
那其实隐形知识的传递,就是在整堂课中去把握孩子的体验点,将这些体验点设计的尽量精准、尽量有趣、尽量生动,这样孩子会慢慢喜欢上学数学,老师也更享受这种教学,那么教学目标也就完成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c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