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宝宝斗嘴背后的心理吗?

2022-08-21 11:58:4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你懂宝宝斗嘴背后的心理吗?》,欢迎阅读!
斗嘴,背后,宝宝,心理
你懂宝宝斗嘴背后的心理吗?



很多妈妈抱怨,孩子总是和我顶嘴,气得我要死。其实,孩子从小过于听话也并不一定就是好事。顶嘴的孩子思维活跃,创造性更强。但是宝宝为什么总爱顶嘴,妈妈你懂得宝宝斗嘴背后的6大心理吗? 1、过于听话不一定好

一说起孩子顶嘴,大概没有几个父母不唉声叹气的。孩子好像从呱呱落地开始,就一直和父母吵个不停。只要妈妈叫他做点什么,他总是顶嘴:为什么非要我做,你自己不能做?”这些孩子总是说一些与父母的意见或愿望相悖的话,而且大多比较情绪化,不是噎得爸爸妈妈说不出话来,就是惹爸爸妈妈生气,结果常常是搞得一家人都不痛快,弄不好,孩子还会挨打。

其实,孩子从小过于听话并不一定就是好事。过于听话的孩子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父母过于专制,喜欢用命令压制孩子,不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常常过于依赖、顺从、压抑,没有自己的主见或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孩子一般会比较懦弱、退缩、自卑,做事也缺乏创造性。

所以你的孩子爱顶嘴,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做父母的只要善于引导,孩子也不会无理取闹的,而且这样还能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及创造性。面对爱与你对着干的小恶魔,家长先别急着暴跳如雷,不妨先思考思考:孩子为什么顶嘴”?不妨了解一下顶嘴宝贝的6大心理吧。

我长大了,我能行!

彬彬是个2岁半的小女孩。最近,彬彬的父母发现,她越来越不听话了,常常把挂在嘴边。吃饭时间,妈妈说:彬彬,来吃饭了。”“不吃!”洗澡时间,妈妈说:彬彬,该洗澡了。”“不洗!”早上起床,妈妈说:彬彬,去刷牙洗脸,该上幼儿园了。”“不刷!” 一般在孩子2~3岁时出现这个阶段,又叫第一反抗期。幼儿师范学校老师陈金菊表示,当孩子能够熟悉地运用这个词时,家长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出,独立意识也在迅速发展。可令人头疼的是,这些从前不会说,没有自主意识的宝宝,如今在学会说这个词后,又常常在后面跟上个字。 经常说‘不’,是孩子希望对周围产生影响。陈金菊分析,孩子能力的增长,也让他急于向别人表现:我长大了,我能行。于是他常常对爸爸妈妈说,然后按自己的意愿行动。

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反抗,家长应该如何应对?首先要让孩子与自己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把孩子当作一个小大人,用商量代替命令与强制。例如,在让孩子吃饭时,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不来吃饭,是因为孩子手上的事还没做完,还是别的原因。如果理由正当,可以把吃饭的时间往后拖一拖。或者家长可以把好吃的菜名一 一报出,或让孩子闻到饭菜的香味,吸引孩子过来吃饭。

2、你们能这样,为什么我不能?

文文,电视不能多看,现在都21时了,该睡觉了。妈妈指着墙上的钟,示意文文离开沙发,上床睡觉。可文文瞟了妈妈一眼,视线又落到了电视画面上。妈妈急了,硬是把文文从沙发上拖起来,文文把手甩了甩,昂着头大喊:你们平时21时也在看电视,为什么我不能看?”

成人在对孩子平时的教育中,自己也要以身作则。陈金菊打比方说,比如要求孩子不能多看电视,家长也不要一坐到电视前就是几个小时;要求孩子不能偏食,父母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食物的偏好。如果家长本身就存在这样的缺点或做法,教育孩子时,自然会遭到反抗和顶撞。家长只有积极地改正这些缺点,才能让孩子认可并接纳家长提出的要求。


3、试探家长的忍耐底线

不,我要买小汽车,就要买小汽车!”每次妈妈从幼儿园接阳阳回家路过玩具店,阳阳都会央求妈妈买小汽车。前两次,妈妈给阳阳买了2架小汽车,可阳阳仍不满足,每次都想买新的。这回妈妈下定了决心,坚决不答应。阳阳一着急,干脆往地上一坐,不走了。任凭妈妈生拖硬拽,阳阳就是不起来。最后,妈妈不得不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佯装走开。这时,阳阳竟也自己站起来,跟在妈妈的后面回家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ni.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