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与治理研究》,欢迎阅读!

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与治理研究
作者:王晓端等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4年第1期
王晓端贾永江王丽(河北行政学院)
摘要院突发事件的发生常常会引发谣言的传播,谣言的产生有着多重的社会心理因素,政府给公众提供充分透明的信息,构建社会信任体系,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环境的稳定,是减少和治理谣言出现的根本。
关键词院谣言突发事件谣言传播谣言治理
1 突发事件与谣言传播
当今,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这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多发、突发事件频出的时期。突发事件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其发生、影响效果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的约束,由于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公共性的特点,使其很容易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当人们的注意力迅速聚集,就会引发舆论风暴。此时,如果事件信息不明确,最可能发生谣言传播,造成社会心理的混乱。
近年来,每当社会中爆发各种突发事件,都会伴随出现大量的谣言。如2003 年非典时的谣言、2010 年山西地震谣言、7·23 动车事故后的谣言、3·11 日本地震后的抢盐谣言、四川泸州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2013 年的H7N9疫情谣言等,这些谣言几乎都是和突发事件相伴而生的,并对突发事件的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为什么每一次突发事件发生后,都会出现谣言的传播呢?
2 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机制
谣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着多重因素,主要有社会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方面,此外还与个人因素、文化因素等方面相关。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谣言的传播条件更加便利,传播渠道更加广泛,当前如微博、论坛、新闻网站、社交网站、QQ 群等都已成为谣言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渠道。
2.1 谣言传播的心理机制。研究表明,谣言的传播需具备两个心理条件:第一,公众对某事非常关心或感兴趣。谣言总是产生在公众认为重要或与他们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因此,有关人们生存的事件被当作敏感话题谈论时,常常会引起谣言。第二,谣言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信息缺乏,在传播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公众急于了解事情真相,那些小道消息、街头巷议就会乘虚而入,填补信息不明造成的空白。因此,谣言是人们对信息极度需求的外在表现,当正面信息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时,谣言便会产生和传播。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的注意力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和关注,同时关于事件的准确、全面的信息需求会非常强烈,如果此时缺乏有关事件真相的正面声音,人们就会产生不安、恐惧和焦虑的心理,而恐惧、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正是谣言最好的温床。于是,伴随着事件的发生,谣言随之而来。
2.2 谣言传播的社会机制。谣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和传播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变革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个时期,原有的社会规范被打破,新规范尚未建立,人们的行为、道德会失去约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会随之产生,进而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多。人们“仇官”、“仇富”,不信任政府,不信任专家,社会信任度越来越低,而社会信任的缺失是谣言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因素。
当由社会矛盾引发突发事件爆发时,人们常常会不相信或者质疑政府公开的相关信息,进而通过听信、散布谣言来弥补由不信任政府造成的信息缺乏和心理失衡,人们的这种不信任感会转移到具体政府或处理危机事件具体行为中,会通过怀疑和谣言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很容易造成谣言的滋生和传播。
3 突发事件中谣言的控制与治理
谣言产生的背后体现的是信息的匮乏和社会信任的缺失。因此,社会给公众提供充分透明的信息,以及社会矛盾的减少、社会环境的稳定,社会信任的建设,是减少和治理谣言出现的根本。
首先,坚持和完善信息的公开透明制度。谣言作为对社会心态的反应,是很难彻底消灭的,但是社会信息渠道和意见渠道的通畅,可以大幅度消弱谣言的负面作用。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信息的畅通。政府要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坚持及时、客观、公正和全面的发布事件的相关信息,树立渠道权威,赶在各种猜测和恐慌出现和爆发之前,用尽可能详实、清晰的事实证据把事件的来龙去脉阐述,澄清迷惑,满足网民对于信息的需求,从而削减谣言的传播动力。
其次,努力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由于谣言产生的背后体现的是社会信任的降低,因此从根源上的控制谣言,需要深刻透析谣言背后的公众心理状态。一般来说,几乎所有影响巨大的谣言都和现实的生活有一定的对应性,是现实生活中的恐惧、压抑和对社会的不满对未来的仿徨的一种折射,因此,政府必须意识到谣言本身所反映出的切实的影响民众生活的现实的问题,努力打造取信于民的公共信用体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公正和社会环境的稳定,不断完善公共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公共管理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谣言问题。
再有,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公众信息的传播,特别是要规范公众在网络上乱发信息、传播谣言等行为。突发事件爆发后的谣言传播是一个复杂的传播过程,单靠道德的约束或者技术的限制都是不够的,只有在法律层面上对突发事件中的谣言进行约束才是最有效果和震慑力的。以法律为保障,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和约束,这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各种矛盾与冲突的必要前提。与此同时,政府还要建立防范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及社会风险的预警和应对机制,这样才能比较有效的减少和治理突发事件中的谣言传播。
参考文献
[1]赵云锋.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9.
[2]赵娜,李永鑫,张建新.谣言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动机机制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13(04).
[3]钟厉.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的群体极化现象[J].新闻爱好者,2012(0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U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