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美学的含义

2023-02-02 16:3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二章 美学的含义》,欢迎阅读!
美学,含义,第二章
第二章 美学的含义



本章主要学习美学的性质、对象和定义三点。

第一节 美学的性质

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的特殊性质。

第一,把握形象。与其他人文学科从概念角度考察人不同,美学虽然也运用概念,但更注重把握形象。美学的思考总是结合具体的审美形象进行的。概念是表述事物的抽象性质的词语,形象是呈现在符号中的具体可感物。美学正是对于呈现在符号中的具体可感物即形象的集中探讨。

第二,突出具体。与其他人文学科难免对人作抽象研究不同,美学的研究常是抽象与具体结合着的,并在这种结合中更突出具体。抽象是指从具体形象中抽取出概念的研究方式,而具体则是指始终不离形象的研究方式。金蔷薇。 第三,强调体验。与其他人文学科注重对人作逻辑分析不同,美学在对人作逻辑分析的同时更突出个人体验的重要性。 作为人文学科美学研究当然要求运用概念、抽象和分析方式,但相比而言,比其他人文学科更突出形象、具体和体验的作用。

这样,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

第二节 美学的对象

美学的对象正在于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这可以从如下四方面理解:

第一,美学研究富于生命活力的形象。美学不像科学那样对人作静态的研究而是始终研究人的生活的富于生气和活力的形象。美学所探讨的人生的美、审美活动、艺术的价值等问题,总是与人的富于生气和活力的形象紧密相关。离开了这样的活生生的形象,美学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二,美学研究人的丰富与完整特性。美学就并不追求科学那种单方面的或分门别类的精确研究而是力求探索人的丰富与完整特性。人的生活既是丰富多彩的,又具有自身的完整性,美学正是要显示人的丰富与完整特性。

第三,美学研究人的整体形象。美学在研究人的活生生的整体特性的时候,不像科学那样尽力将人的感性特征(如情感、直觉、想象等)抽离和排除出去,而是始终由此出发,并且它当作对象的组成部分去把握。因此,美学总是要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第四,美学研究具体审美活动。美学对于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研究,总是需要结合具体的审美活动进行的。这些据以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具体审美活动,是由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美感及其集中表现形态――艺术品等组成的。正是从这些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可以见出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因此,美学的对象是在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显示的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第三节 美学的定义

美学的定义:美学是一门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从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更简洁地说,美学是从具体审美活动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这个定义包含如下要点:第一,美学不是一门自然科学而是人文学科;第二,美学不是研究人的片面性向而是整体形象;第三,美学不是研究人的静态型向而是活生生的形象;第四,美学不是研究人的理性形象而是感性形象;第五,美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审美活动。

第四节 学习美学的方法

学习美学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只介绍其中三种:

一、结合审美经验学习美学理论,将审美经验上升为美学理论,达到审美体验与理性阐释的交汇。

审美体验,是指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深入而又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审美体验并非神秘、不可知,而是生活的产物。审美体验是一种生活经验,但却是一种特殊的经验――是经验中显出深意、富于直觉和具有特殊感染力的形态。例如,一个人茶余饭后散步,可以是出于一种纯生理性需要(遵医嘱饭后消食),或一般的日常生活行为,那是一种经验但假如这次散步富于个性特点,引发深层情感激荡,令人长久地回味,那就是一种审美体验了。陶渊明的《饮酒》显然就是在散步中获得审美体验的产物:“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在喧嚣的尘世悠闲地散步,从对“南山”的反复观察中获得了特殊而奇妙的“真意”――审美体验。美学研究中应当运用这种审美体验方式。 体验的核心,在于抛弃日常理智的束缚而抓取个体生命中意义充满的瞬间。“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杜甫远望泰山,思绪与大自然的灵秀一起搏动,想象与天地的运转一同飞跃,在灵感发动、诗情流溢的一瞬间,顿悟宇宙与人生的无穷。这种登高而小天下的“绝顶”体验,自古有之,外国人也不例外。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Petrarca1304-1374)怀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渴望,置生死与度外地完成了攀登文图克斯山峰的壮举。远眺自然,美不胜收,他的心灵感受着强烈的震荡,情不自禁地高声朗读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名句:“人们到外边,欣赏高山、大海、汹涌的河流和广阔的海洋,以及日月星辰的运行,这时他们会忘掉自己”。这种说起来神秘的生命现象,其实对每一个人都不陌生。当你读一首诗、听一段故事、看一方风景、见美人回头一笑、欣赏一曲美妙的音乐甚至漫步在花园里为一阵芳香所陶醉„„,你都会有类似的激动和喜悦,一种因切近了自然、融入了生命、领悟了意义、直觉到真理的激动和喜悦。这是一种活生生的人生经验一种具有深度、强度、和高度的体验,总之,是审美体验。 理性阐释,是指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富于理智的分析方式。与审美体验突出感性直觉不同,理性阐释注重运用理智能力去作冷静的推理。这就要求研究者尽力克制自己的个人情感而专注于概念、判断和推理。

学习美学,既依赖于审美体验也依赖于理性阐释,要求将两者交汇在一起,共同服务于对审美现象的认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SE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