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及意义研究

2022-10-13 03:2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及意义研究》,欢迎阅读!
农业发展,生态,特点,意义,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及意义研究

作者:王晓航

来源:《河南农业·科技版》2018年第05

要: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改革创新迎来了新的机遇。农业的创新发展关系到农业、农村及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现有的农业基础上,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创新发展之路,农业生态发展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探讨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及意义。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效益;农产品

农业生态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介于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之间的农业生产方式。使用无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农作物所含的有害化学物质减少,但是农作物的生产也相应减少,农业生产率降低,影响农业的长期发展。在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中,农户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及机械设备等进行农作物的大规模生产,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相应增加了农作物中所含的化学物质的含量。因此,生态农业营运而生。生态农业综合了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两种生态发展方式,在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以生态学的知识和经济学的知识相融合,因地制宜建立的一套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生态化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重要作用。 一、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 (一)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过于粗糙,不仅影响农业产量,而且对自然环境有很大的破坏。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往往农民收入不高,地力贫瘠,农作物产量不高,于是开荒造田,长此以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发展生态农业,就是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融入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生态农业发展要以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的生产。例如,在坡地造梯田,减少水土流失;在水稻田进行渔业养殖,有利于减少虫害,增加稻田土壤的养分,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降雨、气温等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发展生态农业既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又能够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农民增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支持[1] (二)综合发展,统筹兼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H2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