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

2023-05-11 08:3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保障学》,欢迎阅读!
社会保障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征税、收费、接受捐赠等手段筹集资金,以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等方式,防范风险并为丧失劳动能力和暂时无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为贫困者提供最低生活、为军人提供特殊关照、为全体国民增进生活福利的一种社会制度 2. 在我国,对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分类通常为四种: 社会保险型国家保险型 福利国家型强制储蓄型

3.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基金的性质、来源、筹集、运营及监管等,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筹集、管理和使用。

4.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保险制度出现在俾斯麦政府时代的德国,即1883年的《疾病社会保险法》。 5.养老保险是政府主办,通过国家立法保障退休老人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7. 失业保险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失业保险费、财政补贴、利息收人及依法纳人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8. 我国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构成,其中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是最主要的工伤保险基金来源。 社会保险制度

10. 199361日,上海市正式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志着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正式建立。 11.

给予多种保障的一种制度安排。

1.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各项制度的总和,由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 社会优抚、、 社会募集 、农民工保障等制度组成。 2. 社会保障最初的目的是未来避免人道主义灾难,是对人权 的保障。

3. 社会保障发展历史来看,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筹资模式: 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社会保障基金筹资

4.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是指国家授权专门的行政监管机构依法对社会保障基金收缴、管理、支付、投资运营及保值增值等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社会保障基金政策稳定运行的制度和规则体系的总称。 7.失业保险是国家根据相关法规,对暂时失去工作的劳动者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0.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由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 和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由政府为其提供 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生产危机的一种生活保障制度

11. 社会福利”一词,最早见于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所签订的 大西洋宪章。 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工伤与公伤

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包括:在职业活动所涉及的区域内,由于工作工作环境恶劣、条件不良、任务过重或突发性事故导致的对劳动者身体的伤害。以及因职业特有的工作环境危害造成的职业病。

公伤:相对于非因公负伤而言,是因公负伤的简称。当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因工作原因负伤致残通常采用该术语,现在《工伤保险条例》已经适用于事业单位,工伤与公伤不再存在区别。两者实践中的差别已经消失,工伤认定依据主要是《工伤保险条例》及各省的相关实施办法。 所以,工伤与公伤没有本质的区别,将其区别开来明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2.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1



9.

12.


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从生产方面看,劳动力缺乏再生产的物资条件,难以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生产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从消费方面看,人们无法得到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条件,也即人们常说的食不裹腹.衣不遮体,住不避风寒的状况。

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通常是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生活在相对的贫困之中。比如,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组别;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要(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贫困的最常见的划分。这种从贫困程度的角度的划分明确地反映了接近人类生存临界点最基本的贫困类型,尽管相对贫困在发展程度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解释,但绝对贫困的确定对于缓解、维持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什么?

1.推进企业改革 增强企业活力 促进经济发展

2.维护劳动者权益 缓和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安定 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3.调节收入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2. 简述医疗保险制度模式。

.国家(政府)医疗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3. 简述工伤保险的一般原则。

责任补偿原则 又称为无过失补偿原则。 2 风险分担.互助互济原则 3 个人不缴费的原则 4 别因工与非因工的原则 5 工资损失的原则 1. 社会保障中平等、效率、公平三者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保障当中,为了平抑立法滞后、区域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克服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悖现象,必须关注社会保障公平性。有鉴于此,应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战略,实行以人为本的公平与增长并重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保障水平,转换保障策略,加大保障力度。社会保障制度既要体现公平,又要体现效率,公平与效率是贯穿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始终的两大基本原则。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存在着不公平和低效率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更好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最终为提高中社会保障水平打好坚实的基础。 2. 社会救助的特征和功能 P218

3. 社会保障管理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社会保障管理是指社会保障责任机构和人员通过规划、组织、领导、人事和控制等活动经济有效地完成社会保障任务的过程。 1. 服务至上原则 社会保障管理类涉及成千上万国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享受社会障的人通常都是社会弱势群体。所以,社会保障管理应该按照“以人为本”的精神,将社会保障对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确保社会保障受益人的社会保障待遇,并保证他们可以便利地享受到社会保障待遇。 2. 公开、公正和效率原则 1)首先,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应当通过社会成员熟知的途径与方式加以公开化,接受必要的社会保障政策信息,明了自己的社会保障权益。2)其次,管理机构在社会保障运行中既是责任者,更是社会保障制度公正性的维护者,它依法保护社会成员的社会权益。3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必须讲究效率,提高效率尤为重要。3.属地管理原则 社会保障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它通过在一定区域内设置实施机构来完成项目实施任务。因此,由各地区组织实施并由各地区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负责管理与监督。社会保障管理应奉行属地管理原则,不应该允许特权部

门和行业的存在。 4.与相关系统协调一致原则 社会保障是一个独立运行的系统,但它与其他社会系统和3页(共6页)

经济系统却不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在运行中需要与其他系统保持协调一致。即使在社会保障管理统内部,不同的管理机构亦需要在明确职责、分工负责的基础上保持某种程度的合作。 四、论述题。(共20分)

1. 我国社会优抚制度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如何完善?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z3L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