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免费下载】

2022-10-27 01:51: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诚信教育论文【免费下载】》,欢迎阅读!
大学生,教育论文,形势,诚信,政策
要:诚信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并从加强高校诚信教育建立健全诚信教育的约束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模式三个方面就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诚信教育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044-02 党的十七大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就为高等学校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培养青年的时代任务。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本文世纪论文网(www.21cnlunwen.com)提供治教育的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群体里诚信缺失现象凸显,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加强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提升诚信道德,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多数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但个别学生的行为也令人担忧,表现出了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习面,表现为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替考、逃课旷课、论文抄袭;二是生活方面,表现为轻易许诺、失信于人、两性交往过程中的不诚信现象;三是经济方面,表现为拖欠助学贷款或学费、违约欺骗、骗取困难补助;四是就业方面,表现为简历造假、随意毁约。 更多形式与政策论文:http://www.21cnlunwen.com/xingshiyuzhengce/



人是社会的人,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同样也受到社会各种思潮和现象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在于社会环境、学校家庭教育制度约束,以及教育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接受传统的教育外,也受到了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影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诚信保障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效益原则导致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滋生,淡化了部分人的大局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致使社会上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从而也影响了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树立。

2)学校诚信教育缺乏系统性。大学的诚信教育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的重要途经,但目前一些学校诚信教育尚未完全进入课堂,一些学校的诚信教育对学生提出了应该怎么做的要求,却没有具体的引导学生怎么做的方法,以及做得怎么样的约束措施,一些诚信的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从诚信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到诚信教育的功能、模式、理念等都缺乏广而深的系统探讨。

3)家庭对诚信教育的缺失。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教育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家长的素质及道德水平对于孩子的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的关注于智力的开发和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做人”教育个别家长自身一些诚信缺失的言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使得部分学生对于诚信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4)缺乏必要的诚信约束机制。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目前高校没有形成一套标准来有效评估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学生有了失信行为不能及时得到相应的惩治和教育 2 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之本,立德之源。诚信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如何将诚信这种价值观根植于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切实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方位、多渠道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

第一,加强诚信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针对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不诚信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教学形式上将灌输法与讨论式、发式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帮助学生懂得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帮助学生理解诚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结合人际交往准则、人的社会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是基本的道德准绳及自我约束;结合学习法律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第二,将诚信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过程的始终。要想从思想上、行动上彻底消除大学生的“失信”意识,彻底根除 “失信”行为,必须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从初教育到高等教育公共课到专业课,都要将诚信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把握时机,将诚信教育渗透进去,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诚信道德修养,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将诚信和职业道德、个人发展、成人成才结合起来,提高对诚信的认识和认同。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诚信”育人,在课堂外也应把诚信做人的要求贯穿在作业、教学实践、论文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中。



第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道德必须在实践中习得并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诚信教育中的导向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勤工助学、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顶岗实习等,培养大学生诚信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素养,让学生亲身感受诚信的重要性,做到知行合一,使学生逐渐从心理上认同诚信原则,内化为信念,从而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2)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约束机制。

诚信教育既要有诚信规范的指引,又要靠示范机制的促进,更要靠规章制度的约束。善的大学生诚信制度保证了诚信的施行,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除了需要道德力量的自律,同时也少不了制度规范的他律,二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第一,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就犹如社会上的银行信用记录一样,诚信档案既是学生的财富,同时也对学生是一种约束。诚信档案将成为学生在校时综合测评、评定奖学金、评优评先、入党考察、保送研究生等的重要依据。通过实行记录的电子化联网管理,在学生毕业时,诚信档案将同学生的人事档案一起交给用人单位,将学生的诚信记录延伸到社会 第二,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测评体系。首先,确定诚信测评体系的各项指标,内容要全面,应基本涵盖学生的学习政治经济、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通过量化的数据、行为实事来对学生的诚信度加以说明;其次,确定诚信测评的标准,把大学生诚信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并对应相应的标准,以便参照定位;再次,多途径对学生的诚信度进行测评,可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评议、社会团体、实习单位评议。

第三,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监督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诚信监督机制,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台、宣传栏、校园刊物等舆论宣传阵地有效的实现其监督功能。如设立诚信红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tex.html

相关推荐